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安忆及其创作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构成,在新时期以来的诸如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寻根文学等各种文学思潮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无论王安忆承认与否,她的创作之路始终受到来自张爱玲、国内外研究界及图书市场等力量的左右,随着她创作的不断深入,这些力量相互转化甚或裂变,并以不同的方式显现在王安忆创作的不同阶段,从而形成了具有“影响焦虑症”式的“王安忆现象”。
“王安忆现象”一方面是王安忆在面对前辈作家张爱玲时的“影响焦虑症”,即其对“张派传人”或“非张派传人”的矛盾心态及实践反应。另一方面也是王安忆在创作流变过程中受制于现代传媒及其国内外评论界合力作用下对名利希冀的“市场焦虑症”。它们二者共同构成了“王安忆现象”的两极,且相辅相成。“王安忆现象”不仅适合王安忆,而是指一大批中国当代作家在面对市场和商品经济,现代传媒及海外汉学等内外部因素合力作用下的作家创作嬗变现象。因此,“王安忆现象”具有一定程度的普适性,该现象也曲折的反映出了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进程、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乱象以及当代中国人审美和文学观念在市场经济左右下的嬗变。
故此,本论文立足于“王安忆现象”,在大量资料引证的基础上呈现具有时代特色的“王安忆现象”,并力求对造成“王安忆现象”的成因做出合理的探求。试图在一定程度上昭示出中国当代文学的变革和当代读者审美观念的转变。
本论文分为导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
导论部分通过对大量史料和现有研究成果的梳理得出“王安忆现象”。
正文分三章。第一章为“影响焦虑中的王安忆创作嬗变”,本章从作家本体来探求形成“王安忆现象”的内部原因。第二章“海外汉学研究的东方口味与本土延宕”及第三章“国内批评‘羊群效应’下的价值立场寻找”,从国内外研究界与媒体批评入手来探讨造成“王安忆现象”的外部原因。
结语部分得出“王安忆现象”是王安忆本人、国内外研究界及其现代传媒合力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