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研究长白山云冷杉天然林的空间结构与云冷杉胸径生长量相关性,本研究以吉林省汪清县金沟岭林场云冷杉天然林树种蓄积成数比为4(冷杉)∶2(云杉)的林分为研究对象,选取了该林分类型的3块典型样地(面积均为3600m2),首先,利用林分的空间结构参数,分析了林分空间结构特征,计算了样地水平和单木水平上各树种的角尺度、混交度、大小比、密集度和交角竞争指数,分析整个样地、样地内各树种以及样地内的主要树种云、冷杉单木的空间结构分布情况,通过计算空间结构综合指数对样地进行比较,然后,依据云杉和冷杉单木的角尺度、混交度、大小比、密集度对应的5种取值情况,将单木空间结构状态各分为5级,比较这5级分别对应的所有云、冷杉近5年平均胸径生长量的均值,并且用幂函数拟合样地中云杉和冷杉的交角竞争指数与胸径关系,分析云、冷杉单木竞争强度和胸径大小的关系。研究结论如下: (1)研究分析了各样地整体与各树种的水平分布格局:样地1整体处于随机分布状态,样地1中冷杉、云杉和白桦三个树种为随机分布,红松、椴树、枫桦、落叶松总体上呈聚集分布;样地2林分总体呈随机分布,云杉、冷杉和红松三个树种也为随机分布状态,落叶松、椴树、枫桦三个树种总体为聚集分布状态;样地3林分总体为聚集分布,除暴马丁香处于随机分布状态外,其它树种均呈聚集分布状态。 (2)研究分析了各样地整体与各树种的空间隔离程度:样地1为强度混交状态,样地1中云杉和冷杉处于中度和强度混交状态之间,红松、枫桦、椴树、白桦和落叶松平均混交度则达到强度和完全混交状态之间;样地2总体处于强度和中度混交状态之间,枫桦、红松和云杉处于完全混交和强度混交之间,椴树、冷杉、落叶松则处于强度混交和中度混交之间;样地3林分总体处于强度和完全混交状态之间,椴树、白桦、云杉处于强度和完全混交状态之间,其他几个树种暴马丁香、冷杉、落叶松、色木均处于中度和强度混交状态之间。 (3)研究分析了各样地整体与各树种的在生长上的优劣态势:样地1在生长上处于中庸与较劣势之间,冷杉、红松、枫桦和落叶松处于中庸状态,云杉、椴树和白桦处于受压状态的林木个体比例较大,这三个树种处于较劣势和中庸状态之间;样地2总体处于中庸状态,枫桦、落叶松处于亚优势和中庸状态之间,冷杉和云杉处于中庸状态,而椴树和红松处于较劣势地位;样地3总体处于中庸与较劣势之间,白桦、椴树、冷杉、落叶松、色木总体上处于中庸和较劣势之间,而暴马丁香处于中庸生长状态,云杉处于亚优势的生长状态。 (4)研究分析了各样地整体和各树种的林木密集程度:样地1的林木的平均密集度为0.683,密集程度处于中度和很密集之间,样地1中枫桦、椴树、白桦其平均密集度都在0.750左右,冷杉、云杉、红松要平均密集度都接近0.700,落叶松林木平均密集度为0.450;样地2的林木平均密集度为0.818,处于很密集和极密集之间,枫桦、椴树、冷杉三个树种其平均密集度均在0.900左右,红松和云杉均在0.8左右,落叶松的平均密集度最低,但也在0.700以上;样地3的平均密集度为0.935,处于很密集和极密集之间,几乎所有的树种密集度都在0.900以上。 (5)通过计算空间结构综合指数比较三块样地的空间结构:样地1的总体空间结构最优,样地3最差;样地2云杉的空间结构最优,样地1的云杉空间结构最差;样地1的冷杉空间结构最优,样地2的冷杉空间结构则最差,三块样地空间结构综合指数均分布在0.3-0.5,都处在一个中等偏下的水平。 (6)林分的空间结构对胸径生长量的规律为:林分内主要树种云杉和冷杉均为随机分布频率最多,且其胸径生长量最大;其胸径生长量基本均是随着混交度的逐级增大而增大,随着大小比、密集度的逐级增大而逐渐减小。 (7)云杉和冷杉其交角竞争指数均是随胸径的增大呈幂函数形式减小,在胸径5-20cm阶段变化最大,因此,这一阶段需要对此类型林分进行一定的抚育间伐以减少竞争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