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查德·谢克纳是1960年代以来美国实验戏剧的代表人物之一。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谢克纳的表演思想可谓独树一帜,对后现代主义戏剧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谢克纳从戏剧表演转向了人类表演学,在短短三十年内,人类表演学汇聚成一种世界性的戏剧思潮,谢克纳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本文从表演理论入手,将谢克纳的表演理论分为环境戏剧、人类表演学和跨文化三重维度,试图揭示其理论的独特性和逻辑性,并选取作为他全部理论的核心元素身体进行观察与研究,以期实现对谢克纳研究新的推进。本文分为三章:第一章梳理谢克纳的表演理论的发展历程,并分析不同时期的主要特点;第二章概括谢克纳表演理论的核心思想,并揭示这些思想之间的逻辑关联;第三章在检视身体观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确立谢克纳身体观的基本内涵和独特价值。在第一章中,本文将谢克纳的表演理论划分为环境戏剧阶段、人类表演学阶段和跨文化阶段。环境戏剧阶段:戏剧环境的多重性、戏剧元素的拼贴性、戏剧概念的扩大化是其三个主要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谢克纳由环境戏剧转入人类表演学的原因:在戏剧历时与共时双重维度的作用下,在1980年代初戏剧与人类学相融相交,这是其转变的外因;谢克纳广泛的兴趣及多重身份使其更多地吸收了戏剧之外的思想,这是其转变的内因。接着,本文介绍了谢克纳的人类表演学的基本概念,如行为、重建行为、阈限。从行为的角度去理解谢克纳的转变,可视为其表演研究领域的延展;重建行为是其为研究人类表演学新的创建,也是他的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基石;阈限的概念是人类学与表演的桥梁,是研究表演者转化状态的重要条件。最后,本文对跨文化表演的内涵进行了辨析,并分析了谢克纳的跨文化表演三个阶段。谢克纳的表演理论广泛而驳杂,第二章试图对其进行提炼与概括。转化是谢克纳所有表演理论的核心词汇,它统摄了其他三个重要概念:非彼非此的思想、双向互动的联系视角以及过程主义的价值尺度。非彼非此(not...not)的思想由谢克纳直接提出,并贯穿了其两个表演理论阶段。本文首先抓住这一概念的译法、形成过程进行阐述;随后,运用现象学和实用主义哲学剖析其产生的哲学根基;再从结构主义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分析其跨学科得以形成的社会思潮;最后,简述了非彼非此思想在其表演理论中的具体表现。双向互动的联系视角是谢克纳表演理论的重要特点,他用二分法将戏剧因素分为许多的对立项,在这些看似对立的事物之间寻找其中相互联系之处。本节将阐述谢克纳对戏剧表演与生活、戏剧表演与仪式、东西方戏剧表演、戏剧表演与人类学的双向互动研究,一窥其表演理论的大致结构。过程重于结果的价值尺度是谢克纳衡量表演的第三个尺度,本节将主要从谢克纳的理论与实践当中寻找论据,以揭示谢克纳表演理论的思维一个特点:即过程重于结果的价值尺度;同时也会对该特点形成的原因进行剖析。第三章,由于身体在戏剧表演尤其是后现代戏剧表演中的特殊性,所以选择身体作为切入点,对谢克纳的表演观进行理论观照就显得十分重要。首先,本文梳理了不同时期戏剧表演的身体观;其次,对谢克纳身体观的内容进行概括与比较,还分析了他的身体观所产生的影响;最后,本文分析了谢克纳的身体在戏剧和人类表演学中的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