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微信公众平台优化垃圾分类知识传播的对策研究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jianzhang5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垃圾的处理已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当前我国生活垃圾的总量大,且垃圾生产速度快。2017年和2018年国发办和教育部分别发布了《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关于在学校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的通知》,以明确倡导公众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投放,但现实生活中公众的垃圾分类意识淡薄,垃圾分类知识较为缺乏。基于传播媒介的宣传教育功能,且微信公众平台上集结了当前垃圾分类知识的主要传播主体,本论文旨在研究微信公众平台上垃圾分类知识的传播现状及垃圾分类知识在微信平台上的传播的不足之处。研究微信公众平台上垃圾分类知识的传播,不仅能发现当前各传播主体传播的垃圾分类知识是否全面,而且能为利用新媒体平台宣传推广垃圾分类知识提供参考。
  本文采用了统计分析、个案研究、内容分析等研究方法。首先明晰了环保传播理论、微信媒介的传播特点、和垃圾分类知识在微信公众平台的上的传播现状,并证实当前有38.85%的垃圾分类知识通过微信媒体传播(清博大数据)。之后,通过对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公众号统计分析和个案研究、及以“垃圾分类”为关键字的高阅读量文章的内容分析,论述了专门致力于垃圾分类传播的政务、企业、机构媒体、自媒体、公益组织等主体,及涉及垃圾分类议题的其他账号的垃圾分类知识的传播的特点、不足、和传播困境。
  研究发现,在微信公众平台上,政务、企业是宣传垃圾分类知识的生力军,且大众越来越关注与垃圾分类相关的议题,整体上垃圾分类面临的舆论环境较为积极。但垃圾分类知识文章的总基数小,原创文章有限,有影响的机构媒体的参与力度低,都限制了垃圾分类知识在微信公众平台上的传播效果。本论文提出,垃圾分类知识的传播应当号召包括传统机构媒体的各种传播主体积极参与,以营造垃圾分类知识传播的绿色舆论空间,且垃圾分类知识的环保科普应当贴近生活、注重原创。
其他文献
“原型”是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一个概念,用来指集体无意识的内容。集体无意识是原始时代以来人们普遍心理经验的长期积累,深藏在心理结构的最隐秘部分。原型就是集体无意识的显现和载体。土地作为人类文化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主题和象征,无疑可以称作文化及文学作品的一个“原型”。人类自诞生之日起,便与土地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本文借用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的原型理论,对美国作家赛珍珠《大地三部曲》中“土地”这一
学位
一方面,对中国而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快为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尤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转型成为了一个工业大国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伴随着不断加强的国际影响力,中国也正积极参与到世界各项事务中去。另一方面,对世界而言,其他国家也迫切地想了解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民生各方面的发展从而为开发潜力无穷的中国市场做准备。在此种情况下,每年的《中国政府工作报告》英译除了是中国政府对国情
本文通过对艾里斯·沃克的《紫色》及谭恩美的《灶神之妻》两部作品中沉默的分析,揭示了隐藏在沉默背后的各种冲突:性别冲突,种族冲突及文化冲突。为了解决这些冲突,艾里斯·沃克和谭恩美首先在小说中表现了沉默的有害性,并强调打破沉默的重要性。但两位作家都没有止步于此,而是进一步提出要建构女性主体性。在建构女性主体性的过程中,首先要实现女性的自我发现,即发掘女性的经验和要求,其次,实现自我和他者的和谐关系,因
学位
本文基于批评话语分析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框架,采用对比分析和数据统计的研究方法,通过对英国《泰晤士报》和美国《纽约时报》中有关女性及男性领导人竞选获胜的新闻报道的批评性分析,力图从三个方面揭示女性领导人在新闻话语中所受到的性别歧视。首先,本文从及物性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比分析新闻报道在描述女性及男性领导人时所选用的动词过程和参与者的功能,发现无论是在新闻标题中或是在新闻正文中,女性领导人往往处于从
学位
在新媒体时代,移动终端的普及使得互联网深入到每个家庭中,人们的生活场景不再限于线下,而是线上与线下的相互交融。作为基本社会社群的家庭不仅仅是一个包括父母与未成年子女的生育单位,它更强调了亲代与子代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在社会加速发展中互联网充当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就像是悬在家庭关系中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难以把握与预测。还未成熟但接受力极强的青少年和接受力较弱父母站在这段关系的两端,时而分散,时而聚集
学位
近年来,各大卫视为了刺激大众感官享受,运用火拼明星、资源、话题等手段将综艺节目的娱乐功能发挥到最大化,歌唱选秀类节目、喜剧类选秀、明星亲子秀、竞技真人秀等节目霸占荧屏。在制作及传播这类型综艺节目的过程中,制作单位忽视了电视媒体寓教于乐的初衷及文化底蕴,使综艺环境逐步陷入同质化与泛娱乐化的沼泽。2017年初《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朗读者》等文化类综艺节目一批“清流”涌入中国的综艺市场,并取
戈夫曼的自我呈现理论提出,在社会交往中,人们会有意识地通过一系列行为表现自己,从而塑造能够取悦受众或对自身有利的形象。在对社交网络的研究中,自我呈现理论常被应用于虚拟网络的社交情境,认为互联网特别是社交网络使用者在网络互动与分享中更倾向于呈现出想要塑造的自我形象。  目前,视频分享网站在国内网络用户尤其是青年用户中快速流行与发展,在为用户提供音像娱乐、传播、互动功能的同时,也使得用户在移动社交平台
社交媒体已广泛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并渗透于各年龄群体。家庭世代主体间的社交媒体使用呈现为“数字不均”的现实状态,使得世代间因媒体使用而促发的交互学习、彼此学习颇为常见。  基于对此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与考察,本研究力图发现并揭示数字不均促成代际学习行为发生的内在作用机制,进而展开深层学理探究。首先,呈现不同世代主体对社交媒体的差异性使用图景;其次,以代际学习作为“可能视角”实现与数字不均的理论勾连;
学位
纵观印度尼西亚的历史,普遍存在对印尼华人的种族刻板印象、偏见和歧视,尤其是在苏哈托(Suharto)长达31年的统治及其强制同化政策下,普通民众对印尼华人群体的厌恶之情达到了顶峰。然而,依靠于媒体工具的使用,大多数印尼华人在此期间并没有失去其中国人的身份性质。在后苏哈托时代下,政治氛围和媒体环境逐渐趋于多元化,这使得新一代印尼华裔的主观现实更是值得研究者深入探究。之前有关印尼华人的诸多研究仅着眼于
学位
随着中国学生赴美留学数量的逐年增多,自杀或被害事件也频频发生,正如媒体报道中往往会披露相应社交媒体页面的细节,社交媒体对于留学生在海外求学期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包括获得家人、朋友和社会支持,塑造留学生在新的社会环境中新的身份认同等。因而,社交媒体使用与跨文化适应的问题也就引起了当今学界的关注。  本次研究以“使用与满足”理论及Berry的跨文化适应双维度模型为指导,采用调查问卷和深度访谈,即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