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研究大理州农村小学生及家长对儿童食品卫生的知识、态度、行为调查,了解大理州农村小学生及家长对食品卫生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状况;发现大理州农村儿童食品卫生中的不合理因素;分析其原因,并为相关部门提供解决问题的科学依据或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的证据和线索。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大理州境内的大理市、洱源县、南涧县、祥云县、漾濞县、剑川县的农村小学生共1695人,小学生家长共1681人。对研究对象进行匿名封闭式调查问卷表进行调查。通过食品卫生知识正答率、知晓率、正向态度率和有利健康行为的形成率等指标对研究对象进行描述研究,并作简要的单因素分析。所有数据采用Epidata3.02录入,并采用SPSS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双侧假设检验水准为α=0.05。结果:(1)大理州农村小学生对食品安全知识的总知晓率为64.8%。其中,知晓率最高的问题是“饮料是否比白开水好”,为81.0%;知晓率最低的问题是“是否知道食品内可能含有添加剂”,知晓率仅为36.2%。(2)大理州农村小学生对食品安全总正向态度率为80.0%,正向态度率最高的态度是“认为蔬菜放久了不能食用”,达94.0%;最低的态度是“认准了食品安全QS标志才购买”为63.1%。(3)大理州小学生对食品安全有利健康行为总形成率为60.0%,其中,形成率最高的行为是“少购买街头流动食品摊点的食物”,为81.0%;形成率最低的行为是“经常吃鸡蛋”,仅为24.2%。(4)占83.9%的家长对食品卫生持关注态度;88.2%的家长反对给儿童零花钱;占51.3%的家长和孩子经常讨论零食的话题;占53.7%的家长会经常教孩子如何购买零食;占31.4%的家长会每天给孩子零花钱。结论:(1)大理州农村小学生对营养与儿童食品卫生知识的总知晓率为64.8%。(2)不同地域、性别、民族、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经济状况、年级的小学生对儿童食品卫生知识的知晓不同。不同户口类型的小学生对儿童食品知识的知晓没有差异。(3)有20%的大理州小学生对儿童营养与食品卫生具有负向态度。(4)大理州小学生的有利健康饮食行为的总形成率为60.0%,不同地域、性别、民族、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经济状况、户口类型、年级的小学生有利健康饮食行为的形成率不同。(5)有83.7%的小学生家长对食品卫生较关注;88.2%的小学生家长反对孩子吃零食;46.4%的家长经常与儿童讨论零食话题;53.7%的家长经常教儿童购买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