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千多年来,隐喻一直是众多语言学家特别是修辞学家的研究兴趣所在,他们从不同视角进行的深入研究也形成了流派众多的理论。基于把隐喻仅仅看作是一种语言现象还是思维的特征,这些理论可被分为两类:传统隐喻理论和当代隐喻理论。传统隐喻理论认为隐喻只是一种语言现象,主要作用是对语言表达进行修饰润色,使之变得更为精彩。而于1980年出版的Lakoff和Johnson的经典著作《我们赖于生存的隐喻》标志着当代隐喻理论的诞生,并对传统隐喻理论提出了挑战。当代隐喻理论认为隐喻首先是思维的基本特征,其次才是一种语言现象,其功能也由修辞润色而转变为人类思维的工具。不过当代隐喻理论研究的对象主要还是英语,因此是否适用于其他文化及语言成为了隐喻理论研究的焦点。许多学者在这方面已做出了不同的尝试。本文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试图对汉英两种语言中的“死亡”隐喻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中英民族对“死亡”认知体系的异同,并在此基础之上探讨汉语“死亡”隐喻英译的不同策略。 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回顾了隐喻及隐喻翻译的研究历史。随后在第二部分中文章比较了传统隐喻理论和当代隐喻理论,介绍了当代隐喻理论的一些重要概念。当代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跨概念域之间的,即由始源域向目标域的一系列的映射。映射既是部分的又是系统的。每一映射过程都只对目标域的一个方面提出理解,但却又和其他的映射过程一起构成人类整个的认知系统。基于这一定义,论文区分了概念隐喻和隐喻表达式以及常规隐喻和新奇隐喻。在结尾部分,文章介绍了隐喻的经验基础以及隐喻的文化共性和文化个性。 第三部分对汉英中的“死亡”隐喻作了对比研究,分析了中英两种文化对“死亡”认知体系的异同。研究发现,汉英中大部分的“死亡”概念隐喻是相同的,但在隐喻映射的具体阐释过程中,汉英则有较大的差异。同时也有一些概念隐喻是汉语所独有的,它们蕴含着浓厚的文化特色。这一对比研究说明“死亡”隐喻在汉英中既具有文化共性也存在文化个性。文化共性的存在为译者英馨硕士学位论文卜1八51一l几k’51’1 11;S!S译汉语“死亡”隐喻提供了相同认知条件,而文化个性的存在则为译者的翻译设置了不同映射条件。 文章随后在第四章中探讨了相同映射条件下和不同映射条件下翻译“死亡”隐喻的具体的策略。研究发现,在相同的映射条件下,译者有四种策略可供选择:l)选用相同的概念隐喻及对应的表达式;2)选用相同的概念隐喻及不同的表达式;3)运用不同的概念隐喻;4)运用非隐喻表达式。然而在不同的映射条件下,译者的选择范围却受到了限制,翻译策略主要局限于选择不同的概念隐喻及非隐喻表达式。 文章最后得出结论:中英两个民族在对“死亡”的认知体系上具有极大的相似性,但由于文化的原因而在具体映射过程中又表现出某些差异性。认知体系的相似性为汉语“死亡”隐喻的英译提供了相同映射条件,因此译者在选择四种翻译策略时具有较大的自由。而认知体系的差异性,即汉语中独有的“死亡”概念隐喻,则为翻译设置了不同映射条件,这就限制了译者选择翻译策略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