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环保产业逐渐成为许多国家革新和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目标和关键,我国也越来越重视环保产业的发展。为了能更全面地了解我国的环保产业,并推动其发展,本文首先对各省的环保产业进行空间统计分析,发现各省对该产业的投资力度、专利申请授权数等均存在比较明显的地区差异。然后利用区位熵测算我国各省的环保产业集聚水平,结果显示东部沿海地区的集聚水平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的集聚水平最低。最后利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30个省份2004-2015年的数据进行空间技术溢出影响机制分析,发现我国各省份的环保产业的确存在空间技术溢出效应,但是不同区域的环保产业集聚水平会对技术溢出效应产生不同的影响。其中,东北各省和东部各省的环保产业集聚对空间技术溢出的促进效果不明显,而中部各省和西部各省的环保产业集聚水平对区域的技术溢出有正向促进作用,特别是西部各省份。这一结论可能与普遍的认识不太符合,王琛(2012)、谢里(2016)等几位学者认为这是因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还比较薄弱,当东部沿海地区企业集聚水平较高时,外部性会更加明显。相关企业一来为了保障自身的权利,会加强对环保技术的保护;二来也会缺少动力去进行技术创新,因此不利于环保技术与知识的交流。同时,本文认为集聚水平与空间技术溢出之间存在一种“边际效应递减”的现象,由于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集聚水平较低,市场化水平也较低,还有足够的资源去吸收利用技术,因此继续提高集聚水平将有效促进空间技术溢出;而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集聚水平较高,各种资源的实际利用率也较高,因此继续提高集聚水平反而不会促进空间技术溢出。同时实体经济市场化水平和外商直接投资的提高也会有效地促进区域的技术溢出。针对以上结论,本文认为中西部区域应该加大对环保产业的投资力度和对技术创新的刺激力度;而且各省份应不断优化环保产业集聚水平,比如东部沿海区域应加强知识产权法律意识以及对环保高新技术的研发投入;中西部区域应大力推动非国有企业的发展,并积极承接东部沿海区域的环保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