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村鉴三的甲午中日战争观及其背后思想根源探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to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对外战争,也是决定中日两国近代命运的重大历史事件。这场战争对当时的清国来说无疑是一场侵略战争,但在日本国内却被普遍认为是“文明开化”的日本与“野蛮落后”的清国进行的一场“义战”。这种义战论调主导了当时的日本国内舆论,为战争提供了合理的借口。内村鉴三在甲午战争期间发表了一系列的文章,在文章中他把这场战争定义为“义战”,并向国内外诉说甲午战争之“义”。但在战争结束后不久,他又为之前支持战争的行为感到后悔,认识到这场战争不是“义战”而是“欲战”。本论文整理了内村鉴三有关甲午中日战争的言论,通过对“义战论”到“欲战论”的转变及其背后原因的考察,最后对内村鉴三的甲午中日战争观作了总结。内村鉴三的甲午中日战争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战争的发展,从最初的“甲午义战论”转化为后来的“甲午欲战论”。这种转变和他的义战论思想有着密切的关联。首先内村认为,当时的西方要优于东方,因此作为“东西方文明的媒介”的日本理应把先进的西方文明传播到东方。这是日本的天职所在,也是对东方各国的“义”。因此,在两国开战前,内村把日清两国间的冲突看作是新文明为改造旧文明而进行的义战,并表明了对这场战争的支持。因为在他看来通过这场战争可以实现朝鲜的独立、中国的觉醒和东洋的进步,而这些正是“义”的体现。但是到了战争后期,当他看到日本从这场战争中攫取了大量的利益,逐渐意识到支配这场战争的还是“欲”,与此同时开始了对“甲午义战论”的反省。最终内村断定甲午战争不是义战,而是欲战,至此内村鉴三对甲午中日战争的认识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本论文采用文本分析法,结合当时日本国内舆论的大背景对内村鉴三的甲午中日战争观进行了考察。本论文对甲午战争期间日本国内舆论研究、日本人的对华认识研究等具有一定的意义,同时也会激发我们现代人对“战争”进行思考。
其他文献
多目标跟踪(Multi-target Tracking,MTT)是在监视区域内目标个数未知、观测有噪且来源不确定的条件下用信号处理的方法实时估计区域内目标状态的技术,是准确识别目标并做出指挥决策的前提条件,在雷达信号处理系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多目标跟踪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和民用领域,其中海面运动目标跟踪是常见的应用场景也是研究难点,研究对海运动目标跟踪在军事方面可以实现对海监控,依据目标态势评
雷达信号分选在信息化时代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特别是在电子战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深度学习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雷达信号分选的研究带来了创新性突破的可能。为了观察雷达信号的位置特征从而更好地对雷达信号进行分选,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U-Net图像语义分割的雷达信号分选方法,该方法的核心思想是把混合的雷达信号绘制成图像,再利用U-Net网络模型对图像进行语义分割,从而完成雷达信号分选任务。首先,本文从雷达信号分选
近年来,随着话语标记语研究的不断深入,话语标记语的习得与运用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中也逐渐得到关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除了夯实学生的汉语本体知识基础以外,培养学生的语用意识和语言认知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一方面,而语用意识和语言认知能力的表现之一便是话语标记语的使用,因此话语标记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尤其是中高级阶段的汉语教学应是格外重要的。由于汉语本体中话语标记语十分庞杂,其语用功能更是错综复杂,“一统式”
“人大主导立法”是立足于我国具体国情所提出的一个崭新而重要的命题,其中审议环节是整个立法程序的核心环节,在立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关乎立法的最终质量。审议作为人
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联网物品的数量及其交互不断增加。诸如IPv6和5G之类的新兴通信技术的出现,提供了足够的网络地址并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从而进一步加速了联网物品的增长。海量物品之间的交互和交流产生了大量在语义上多种多样的上下文感知数据。将这些数据转化为知识并且表示为机器可理解的形式将有利于提升系统的扩展性和互操作性,从而促进物联网应用程序的开发和实现物联网数据的处理与融合。然而,传统的数据表
对于当前的企业而言,信息系统这类软件产品已经成为企业日常运作与管理不可或缺的部分。除了采购标准的企业管理系统软件包外,不少实力强劲的企业选择通过自研方式建设符合自身企业特点的信息系统。本文以A公司自研建设的S信息系统平台实例作为研究对象。基于该系统平台第一期的项目式建设模式与第二期产品化建设模式两个阶段进行研究,寻求并论证A公司信息系统平台采取产品化运作及管理模式的可行性与适用性。分析了传统项目式
为了认清社会工作平台的发展规律,探究社会工作平台与社会工作服务之间的关系,提出社会工作平台发展策略和思路。本文以双边平台理论为视角,以南海区社会工作平台为研究对象,
18世纪到20世纪早期,西方国家对中国的认知主要来自于早期传教士传入的“汉学”(sinology)。20世纪50年代后区域研究兴起,美国借此东风一跃成为西方国家研究中国学的领头羊。随着中国国际实力的逐步攀升,中国学研究成为国际社会研究中国、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海外中国学的研究对于世界上其他国家了解中国、进而制定对华政策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政治影响力,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也使得海外中国学已经成为了一门全
“十七年史学”(1949-1966)是中国现当代史学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此期间,广大史学工作者以马克思主义史学为指导,不断拓展研究领域,积极开展学术论战。这十七年成为新中国史学研究走向繁荣的先声,其中有代表性的,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前期,中国学术界兴起的“历史遗产批判继承”思潮。这场思潮涉及史学、文学、艺术、哲学等领域,在史学领域主要包括“古代典型人物及思想”、“农民战争问题”、“思想道
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是中国推行市场经济后,为顺应新时代要求而开展的重要内容。其中,广州市社会工作服务发展虽然得到政府财政资金和体系制度的大力支持,但是社会工作服务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