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汉语口语和书面语中常用的“NP+V-qilai+AP”结构为研究对象。由于国外学者对中动结构的研究一直有浓厚兴趣,国内学者也开始寻找汉语中与之相应的结构。有人认为“NP+V-qilai+AP”正是汉语中的中动结构。然而,其句法结构与语义特征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尽管学者们从句法、语义和语用学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关于该结构的诸多问题尚未达成共识。因此,这给进一步研究该结构留下了很大空间。本文采用Goldberg的构式语法,对“NP+V-qilai+AP”构式进行以下分析:1.如何能够将“NP+V-qilai+AP”构式合理地分成不同的类别?每一类别的语义又是什么?2.如何根据构式每一类别的语义,抽象出该构式的构式义?3.基于各个类别的语义联系,多义关系是如何在这一构式中呈现的?4.该构式背后的意义建构机制是什么?首先,本文寻求一种恰当的方法对“NP+V-qilai+AP”构式的所有实例进行合理的分类,因为传统的分类方法并不能尽如人意。最为广泛接受的分类方式由余光武和司惠文在2008年提出,即根据AP的语义分别指向“主语”“隐含施事”和“V-qilai”,将“NP+V-qilai+AP”分为三类。虽然这种分类方法很简洁,但“主语”“施事”“动词”是不同领域中的三个概念,因此无法作为分类的标准,采用这种分类方法得出的结论也有待商榷。本文认为“NP+V-qilai+AP”应该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因为其语义特征是由“NP”“V”和“AP”这三个变体共同决定的。因此,应该在分析“NP”“V”“AP”语义关系的基础上,对“NP+V-qilai+AP”进行分类。从广义上来说,“事件”指发生在特定时间和地点发生的某件事。通过实例分析,发现“V”和“AP”分别表示一个事件。因此,要揭示“NP”“V”“AP”之间的语义关系,最简洁有效的方法是观察NP与V、AP所表示的事件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NP”既可以是其中一个事件的直接参与,也可以同时参与两个事件,也可以两者都不参与。因此,自然可以区分出该构式的四种类型,并得到每个类型的语义,即V”的出现突出NP的某个固有属性,对NP的一种固有属性的评价或评论,NP的一种固有属性通过“V”引起AP这一感受或者使“V”以“AP”的特征发生,以及当NP仅充当V发生的背景因素之一时,NP的一种固有属性通过“V”引起AP这一感受。第二,由于“NP+V-qilai+AP”作为一个整体存在,该构式本身必然是有一定意义的并呈现出一些不变的语义特征。因此,在归纳出该构式的语义特征之后,我们可以依据构式的语义特征和每个类型的语义,抽象出构式义。该构式的普遍意义是:描述“NP”在导致“V”或“AP”所指定的事件的发生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因此,该构式是通过说话人根据实证经验的概括对NP的属性进行描述和评价。简而言之,“NP+V-qilai+AP”是一种实证经验属性描述结构。第三,根据Goldberg的说法,构式本质上是多义的。因此,本文需要明确该构式的“中心意义”和“外延意义”,并探索这些意义之间的多义继承关系。研究证明构式的“中心意义”是第一类,即“V”的出现突出NP的某个固有属性。而由此产生的“外延意义”包括其余三类。为什么该构式义会与“NP+V-qilai+AP”这种形式匹配到一起呢?第四,压制揭示了该构式背后的意义建构机制。Goldberg认为,压制将在需要特殊解释的构式中发挥作用,“NP+V-qilai+AP”就是这样一个构式。没有互动,压制就无法发挥作用。构式及其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构式的论元角色与动词的参与者角色之间的相互作用、构式意义与词汇意义,尤其是“V-qilai”,之间的语义相互作用。压制也通过这两方面作用。通过压制,动词的参与者角色被构式直接“切”除,“V-qilai”的语义也被压制至与构式意义相容。由此,从分类到逐步展开进一步的研究,本文采用纯认知的方法对“NP+V-qilai+AP”这一构式进行了分析。本文旨在找出该构式的构式义、其多义关系、构式及其动词的相互作用以及其意义建构机制,这样可以解释该构式的内部多样性和联系,将该构式的所有实例统一为一个整体,并由此为该构式提供清晰而又全面的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