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肿瘤,严重影响妇女的健康与生命。新辅助化疗已经成为乳腺癌的标准治疗方案,它能使肿块缩小,降低肿瘤的分期,提高保乳手术率。保乳手术与乳房切除术有相同的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并能保持乳房的美容外观,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并不是所有进行了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都能进行保乳手术。新辅助化疗后残余肿瘤的收缩模式可呈散在的多中心模式,在残留癌灶旁可能仍有小卫星灶,若此类患者选择保乳手术,则可能会导致切缘阳性和肿瘤残留,因而临床迫切需要能在术前评价残余肿瘤收缩模式的检查方法。针对目前尚不明确MRI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残余肿瘤收缩模式的能力,本课题拟通过乳腺磁共振成像并与全乳腺大切片对比,研究MRI在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残余肿瘤中的作用,旨在为临床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一、新辅助化疗后残余肿瘤MRI表现与全乳腺大切片对比研究目的:探讨MRI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残余肿瘤收缩模式的能力。方法:收集35例Ⅱ、Ⅲ期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MRI检查资料并与全乳腺大切片对比。35例患者均采用TE方案进行了4个周期的新辅助化疗,并均在新辅助化疗前、后进行了MRI检查,对比化疗前后MRI图像分析肿瘤的收缩模式。35例乳腺癌患者在化疗结束后均进行了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乳腺标本取一半制成全乳腺大切片,显微镜观察残余肿瘤瘤床表现。结果:新辅助化疗后残余肿瘤表现为向心型收缩、树枝型收缩。35例新辅助化疗后的残余肿瘤在MRI上表现为向心型收缩的有28例,占80%;表现为树枝型收缩的有7例,占20%。全乳腺大切片显示为向心型收缩的有29例(82.86%),树枝型收缩的有6例(17.14%),MRI与全乳腺大切片评价残余肿瘤收缩模式的相关系数为0.906(P=7.37×10-8)。结论:新辅助化疗后残余肿瘤表现为向心型收缩和树枝型收缩,MRI能正确评价残余肿瘤的收缩模式。二、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的磁共振成像研究目的: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的MRI表现与残余肿瘤收缩模式的相关性方法:分析35例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和化疗结束后的MRI资料,包括MRI平扫、动态增强检查和弥散加权成像检查,研究肿瘤最大径、动态增强参数及ADC值与残余肿瘤收缩模式的关系。结果:新辅助化疗前原发肿瘤的最大径与肿瘤收缩模式有相关性,原发肿瘤越大,越易出现树枝型收缩(P<0.001)。新辅助化疗前、后的肿瘤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与肿瘤收缩模式无相关性(P>0.05),新辅助化疗前、后MRI动态增强参数SIpeak、Tpeak、ECU与肿瘤收缩模式无相关性(P>0.05)。化疗前ADC值与肿瘤收缩率的相关系数R=-0.775,P<0.001,与肿瘤的收缩模式无相关性(P>0.05)。结论:MRI显示的残余肿瘤的收缩模式与原发肿瘤的大小密切相关,原发肿瘤越大,残余肿瘤越容易出现树枝型收缩;原发肿瘤的ADC值越大,残余肿瘤的收缩程度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