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中国大地上演了一场大规模的上山下乡运动。在这场运动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女知青,她们在后来的回城时遇到种种阻力,为此进行了长期的隐忍抗争。本文以黑龙江垦区女知青为例,研究女知青的离婚回城抗争。从知青地域来源、性别比例、留守和返城以及亲历和旁观四个角度综合考量抽取12个样本进行口述访谈,在抗争性政治视角下,运用口述史的研究方法,对女知青如何运用“假离婚”这一“弱者的武器”抗争和博弈进行分析,从知青下乡、离婚返城的抗争、国家的政策方面厘清这一策略的动态过程,并结合性别视角对女知青给予特别关注,补充女知青婚姻和上山下乡运动的研究。 经过对样本的分析发现,大部分女知青在回城的过程中运用了“假离婚”这一“弱者的武器”,这一武器迂回地帮她们实现了两个目的:一是返城的同时保全婚姻;二是无法返城则以“假离婚”将全部孩子的户口迁回到城市。这一方式是在当时的政治历史条件下不得已的选择,同时事实证明这一选择是有效的。 基于以上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特殊历史时期的女性在国家政治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和男性相比,女性为政治牺牲的更多;“权力—规则—实践”这三方的互动博弈存在于任何政治体制内,这三方力量此消彼长、互动重塑;公开的集体抗争不是抗争性政治的唯一表现,柔性的抗争作用同样不可小觑,甚至是更长久有效的抗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