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尾静脉注射所致糖尿病大鼠为动物模型,以卡托普利作为阳性对照药物,观察“加味当归芍药散方”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早期肾损害的一般疗效,探讨“加味当归芍药散方”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深化对糖尿病肾病的中医病机认识,为临床防治糖尿病肾病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及临床新药开发作一些前导性的基础工作。
方法:实验选取雄性Wistar大鼠58只,随机抽取12只大鼠列为正常对照组(CON组)。余46只造模,大鼠空腹状态按照60mg/kg剂量一次性进行尾静脉注射配制好的STZ溶液。7天后尾部取血测空腹血糖值,选取血糖值>11.1mmol/L大鼠为DM大鼠,纳入实验;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DM组)、中药组(CPA组)、西药组(ACEI组)。中药组使用“加味当归芍药散方”煎剂灌胃(剂量为13.2g/kg/d);西药组使用卡托普利水溶液(剂量为7.13mg/kg/d)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使用同体积生理盐水灌胃。4周后,测定每只大鼠体重,留取24小时尿液,非麻醉处死大鼠,测定血糖(FBG)、肾重指数、内生肌酐清除率(Ccr)、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UALB)、β2→微球蛋白(U β 2-MG)、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及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一氧化氮(NO)的表达。留取肾皮质标本进行光镜拍照、观察,利用病理图像分析系统测定TGF-β1和NO在肾小球的平均光密度值。
结果:
1 早期肾损伤各实验室指标:正常组大鼠尿微量白蛋白、β2微球蛋白、内生肌酐清除率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中药组尿微量白蛋白、β2-微球蛋白可显著降低(P<0.01),内生肌酐清除率明显降低(P<0.05);西药组尿微量白蛋白、β2-微球蛋白显著减低(P<0.01),对Ccr无明显影响(P>0.05)。
2 肾重指数:与正常组比较,各组糖尿病大鼠肾重指数显著上升,尤其是模型组大鼠肾重指数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中药组和西药组肾重指数均能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血脂:与正常组比较,糖尿病模型组和西药组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显著升高(P<0.01)。中药组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降低,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各指标显著降低(P<0.01)。西药组各血脂指标与模型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4 对TGF-β1表达的影响:与正常组比,模型组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阳性区百分比、平均积分光密度、阳性区平均积分光密度显著降低(P<0.01),卡托普利组阳性区百分比、平均积分光密度显著降低(P<0.01),阳性区平均积分光密度明显降低(P<0.05)。 5 对NO表达的影响:与正常组比,模型组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阳性区百分比、阳性区平均积分光密度显著降低(P<0.01),平均积分光密度明显降低(P<0.05):卡托普利组平均积分光密度、阳性区平均积分光密度显著降低(P<0.01),阳性区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
6 血糖:与正常组比,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开始血糖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01),提示:链脲佐菌素造糖尿病模型成功,且高血糖无自然缓解趋势。与模型组比,中药组给药后第四周血糖值轻度降低(P<0.05),对第二周血糖无明显影响(P<0.05)。
7 病理: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厚度:所有糖尿病组均大于正常组,药物治疗组显著低于DM组。
结论:
1 注射STZ后,三组糖尿病大鼠都出现了糖尿病症状及肾脏早期的损伤,表现出肾脏肥大和肾小球基底膜增厚。
2“加味当归芍药散方”对DM大鼠有轻度降糖作用,可以改善DM大鼠一般状态,降低肾重指数,降低尿肌酐、血肌酐,提高内生肌酐清除率,改善脂质代谢紊乱,降低尿微量白蛋白和β2-微球蛋白的排泄,同时能改善肾脏的病理形态损伤。
3“加味当归芍药散方”防治DN的机理可能与降低血糖,调节血脂代谢紊乱,减少尿蛋白,抑制TGF-β1和NO在肾脏的过度表达,改善DN肾脏微循环,降低肾小球内压力,改善肾小球高滤过,保护肾功能,改善系膜基质增生及肾小球毛细血管墓底膜增厚,减少肾小球细胞外基质的沉积等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