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歇后语是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在丰富的生活和劳动实践中创造出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凝聚着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并反映了他们的生活经验和思想感情。歇后语多流传于民间,为普通群众所熟识,诙谐而形象,是汉语语言的代表。作为交流思想的固定造句材料,歇后语同成语、谚语、惯用语等语言形式一样,是中华语言的活化石。回顾以往对歇后语的研究,国内外学者主要涉及以下十五个方面:歇后语的起源、命名、性质、构成、分类、修辞特征、功能、前半部分与后半部分的关系、后半部分的构成、后半部分的省略、结构分析、譬喻—解答式歇后语的起源、语篇中的应用、编撰与翻译和标准化。一般认为,以往对歇后语的研究主要是从修辞学角度。但是这些研究忽略了语言研究的语义核心。随着80年代认知语言学的兴起,认知语言学传入中国。一些学者开始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从认知角度对歇后语的意义建构进行研究。中国知网收录的七篇硕士论文主要运用概念合成理论、概念整合网络、认知语法等认知语言学理论对歇后语的意义建构进行研究。总的来说,这些研究具有两个特征:试图运用一个或者两个认知语言学理论解释所有歇后语的意义建构;选取特例,并且借助语境,证明这些认知语言学理论可以解释歇后语的意义建构。但是,这些认知语言学理论只能部分地解释歇后语的意义建构。至今为止,尚没有学者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对歇后语进行系统的研究,也没有学者讨论歇后语的基础和作为独立词条存在的歇后语的意义建构。鉴于以往研究的不足,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对歇后语进行系统研究,并找出歇后语的基础。本文提出以下研究问题:(1)歇后语的基础是什么?(2)歇后语意义建构的认知动因是什么?对歇后语意义建构做出系统的解释,需要哪些认知机制?这些认知机制的关系如何?(3)歇后语在语篇中起什么作用?在其背后是否存在认知机制?(4)歇后语中存在一个特殊类型:基于发音的歇后语。基于发音的歇后语意义建构的认知动因是什么?对基于发音的歇后语意义建构做出系统的解释,需要哪些认知机制?这些认知机制的关系如何?(5)基于发音的歇后语在语篇中起什么作用?在其背后是否存在认知机制?(6)尽管大多数人认为,歇后语具有隐喻性,还没有学者对其做出解释。什么使歇后语具有隐喻性?隐喻性如何产生?基于迄今为止收录歇后语最多的《中国歇后语大全》,本文采用定距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出6905条歇后语,建成一个封闭语料库。通过对封闭语料库中歇后语的归类、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歇后语的认知基础为人类身体、物理和文化体验。本文还发现,身体体验比物理体验更基础,物理体验比文化体验更基础。身体体验、物理体验和文化体验构成人类体验的等级结构,人们通过这些自然体验建构抽象概念/域。此发现证明了体验哲学提出的“心智的体验性”原则。(2)不同的歇后语基于不同的认知机制建构其意义,任何单一认知机制无法解释全部歇后语的意义建构。在意义建构过程中,有些歇后语基于转喻,有些歇后语基于隐喻,有些歇后语基于概念合成,还有些歇后语同时基于转喻和隐喻。在歇后语意义建构过程中,转喻、隐喻和概念合成相互补充,我们赖以生存的不仅仅有隐喻思维,还有转喻思维和概念合成思维。(3)在人类认知过程中,转喻比隐喻更为基础,隐喻比概念合成更为基础。从转喻到隐喻到概念合成,人类认知思维越来越复杂。这些发现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体验哲学的另一个原则:“认知的无意识性”。(4)作为独立词条存在的歇后语几乎没有隐喻性,或者说,只具有很小的隐喻性。大部分歇后语基于转喻建构其意义,很多歇后语基于概念合成,只有极少数歇后语单独基于隐喻。歇后语用于语篇中,才具有传统歇后语研究所认为的隐喻性。当歇后语在语篇中使用,他们全部被用作始源域来理解语篇中的目标域。(5)在建构其自然意义过程中,不同的基于语音的歇后语分别基于转喻、隐喻、概念合成,有些还同时基于转喻和隐喻。基于语音的歇后语的内涵意义的建构则是基于“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型中一部分喻指另一部分”转喻,并受到两个制约原则的制约。(6)当两个基于语音的歇后语具有相同的前半部分,并建构不同的内涵意义,具体语篇决定歇后语的选择,以建构符合语篇的内涵意义。(7)本文对歇后语的研究印证了体验哲学的前两个原则:认知的无意识性和心智的体验性。同时,提出体验哲学的第三个原则“思维的隐喻性”不够准确,应该修正为“思维的转喻性、隐喻性和概念合成性”。总的来说,这些发现进一步使我们认清了歇后语的体验基础、意义建构的本质、歇后语具有隐喻性的原因等以前不为学者所重视的方面,加深了我们对歇后语的理解。同时,对歇后语的认知语言学研究,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不同认知机制及它们之间关系的认识,对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诚然,局限于笔者的知识面和论文的篇幅,文章的许多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和完善,但是这毕竟是笔者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对歇后语进行研究的一次有意义的探索。以此研究为契机,笔者发现了很多可以拓展的研究空间。比如,有些歇后语后半部分可以省略,什么认知动因促使了其可以省略?其认知机制如何运作?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继续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对歇后语进行更多的研究,并找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