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波动研究由来已久,而经济韧性是新兴话题,将两者联系起来分析我国城市经济是一种很好尝试。人们观察到许多城市的经济增长率波动很大,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的城市所表现出的波动具有很大差异。同时,人们普遍认为我国经济展现出十足的韧性,我国国家领导人也多次提到“我国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那么,如何理解我国城市的经济波动与经济韧性?经济波动是否会影响城市经济韧性,影响的路径是什么?本文基于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现实,尝试将经济波动与经济韧性纳入一个分析框架来回答这些问题。本文主要目的是在我国经济背景下阐释城市经济波动影响城市经济韧性的过程,从而寻找减少城市经济波动与提高经济韧性的方法路径。城市经济波动是指城市主要经济指标的变动。城市经济韧性是指经济系统抵御冲击,并通过自身调整以恢复原来增长路径,并创造新增长路径的能力。经济波动是各种经济冲击作用于经济系统的结果,是经济运行状态的外在表现。根据既有文献,经济冲击可以分为内外部剧烈冲击和长期缓慢扰动因素。这两种冲击最终表现为供给侧和需求侧经济数据的波动。经济波动引起城市经济系统内部结构和增长动力的变化,影响到城市经济的长期增长路径,从而改变城市经济韧性。这是经济波动影响城市经济韧性的主要路径,也是本文分析问题时主要的逻辑框架。本文进行了以下具体研究: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城市经济波动程度进行分级,构建测度城市经济韧性的经济敏感度指标测度我国主要城市经济韧性。运用计量经济方法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寻找影响城市经济波动的显著性因素。从微观层面分析这些显著性因素反映出的经济结构变化和增长动力调整,进而分析这些变化的经济韧性效应。运用相关系数、计量经济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检验我国城市经济波动与城市经济韧性之间存在负向相关性假说。本文还对几种典型长期缓慢扰动因素引起的城市经济波动影响城市经济韧性的过程进行分析。本文实证分析得到一些具体的研究结论。我国城市经济波动与经济韧性现状分析部分,发现主要大城市经济波动程度小于其他地级市;北方资源型城市经济波动幅度大于南方资源型城市。我国城市经济波动总体上具有很强正的空间自相关性。城市经济韧性整体上呈现出大城市优于中小城市,沿海城市优于大部分内陆城市,南方城市优于北方城市的特征。资源型城市经济韧性较脆弱。我国城市经济波动影响因素实证部分发现以下结论:消费、科技创新、青壮年人口比重抑制城市经济波动;投资、外贸、第二产业增加城市经济波动。需求结构在不同时间段对城市经济波动的影响呈现出“投资-外贸-消费”轮动起主导作用的态势。区域上则呈现出由东向西的“外贸-消费-投资”依次起主导影响的格局。东部地区城市的需求结构逐渐走向均衡;西部地区城市需求结构变动逐渐加剧,需要重视投资因素的影响;中部地区城市经济波动性居中,外贸对其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不断增强;东北城市经济波动较高,需培育经济增长点。然后,从微观层面分析城市经济波动显著性影响因素表现出的内部结构和增长动力变化。这种变化表明我国城市经济逐渐从投资拉动型、外贸推动型向消费需求型转变,从传统要素推动向创新驱动发展方向转变。这有利于提升我国城市整体经济韧性。本文证实在中高速增长背景下,我国存在城市经济波动小则经济韧性好,经济波动大则经济韧性差的趋势对应关系。还发现城市经济韧性具有较强惯性,提升城市经济韧性需要时间积累。对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2015-2018年的总体经济韧性进行评价,排名为:深圳>广州>杭州>南京>青岛>厦门>宁波>武汉>成都>西安>济南>长春>大连>哈尔滨>沈阳。排名上呈现出沿海高于内陆,南方高于北方态势。东北城市排名普遍偏低。本文还分析了城市产业链位置被替代型、城市间空间效应型、城市区位变化型三种长期缓慢扰动因素引发的经济波动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过程。提出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创新能力增强,发展方式转变三者的良性互动是促进城市经济波动向经济韧性方向转化的路径。本文基于理论分析和研究结论,从短期,中期,长期三个不同时间层面提出降低城市经济波动与提升城市经济韧性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