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空间中SZ效应及其非高斯性的交叉相关分析探测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di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介绍了利用交叉相关分析的方法探测WMAP的SZ效应,其重点是研究WMAP由2MASS星系团所引起的SZ效应及其非高斯性,并分别由SZ效应及非高斯特性对2MASS星系团及其周围的气体分布模型给予双重限制,本文的SZ效应探测和非高斯性研究都是基于相空间中的位置-尺度多分辨分析的方法,全文共分四章。 第一章介绍了宇宙大尺度结构的形成和演化及其统计特性。主要包括宇宙学背景和标准宇宙学模型;结构形成的线性扰动理论;非线性结构形成理论及模型;随机场的统计方法,如两点相关函数,功率谱及高阶统计方法。 第二章讨论了多分辨分析方法即离散小波变换方法及其在大尺度结构统计分析中的应用。首先介绍了基于DWT、即离散小波变换的多分辨分析方法的数学理论,其次讨论宇宙密度场在DWT表象下的分解及获得的统计信息,主要包括DWT功率谱和尺度-尺度相关等。 第三章着重讨论了SZ效应探测及其在相空间中的非高斯性研究。首先我们描述了2MASS的空间局域性和非高斯特性;其次介绍了WMAP温度扰动SZ效应的描述及其来源,并利用交叉相关分析的方法分别探测WMAP由2MASS所导致的SZ效应和非高斯性,我们发现在高密度的2MASS星系团区域,SZ效应的污染非常显著,导致该区域的温度比全天平均温度大约降低了15±10μK,不过所有的高阶交叉相关都没有发现WMAP类似于2MASS的非高斯特性;接下来我们由WMAP观测SZ效应来拟合2MASS星系团及其周围的气体分布模型,并通过对比观测样本和模拟样本的非高斯特性来对模型做出更进一步的检验和限制,由此得出SZ效应扰动的功率与原初扰动的功率之比(≈)0.01-0.04;最后,我们还对模拟样本和观测样本的非高斯特性做了更深入的研究,分别与2MASS高密度星系团进行高阶交叉相关分析,这更进一步证明了上述2MASS星系团中热气体分布模型的正确性。 第四章是对全文的总结,并提出了该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其他文献
本文从部分遮蔽这个角度研究了遮蔽类星体问题。从Sloan数字巡天早期释放数据(SDSSEDR)中选取了一个低红移(z()0.3)、很大的Balmer减幅(Hαb/Hβb>7)的高光度AGN样本(共21
黑洞作为一类极其特殊的天体,在广义相对论以及量子引力理论中都是重要的研究对象。自上世纪70年代霍金辐射发现以来,人们通过研究黑洞与其周围物质场的相互作用来了解其内部物
在经典物理学中,真空被认为一无所有。在量子力学和量子场论中,真空态是发现任何粒子或任何模式的场量子的几率为零的状态,同时,它也是物理上能量最低的状态。尽管粒子数在真空态
作为一种十分有效的理论模型,吸积盘理论已经广泛的应用于解释X射线双星系统、类星体和活动星系核等天体的高能辐射问题。自从20世纪70年代早期标准薄吸积盘模型建立以来,吸积
具有光致发光性质的Cu(Ⅰ)配合物的设计和合成一直是配位化学活跃的研究领域,Cu(Ⅰ)配合物因其新奇多样的结构,丰富独特的光物理、光化学性质引起了世界各国科学家们的普遍关注。
本文对活动星系核的基本性质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且分类对各种星系做了概述。基于搜集的405个源的样本,本文应用了三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即Reverberation Mapping方法、利用恒星弥
本文以广义相对论作为基本理论框架,使用微分方程及其定性理论,研究了宇宙演化和结构中的两个问题,其中包括了快子暴涨,非零宇宙常数时空中的D星以及它的种种可观测效应。本文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