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主要的大城市相继进入快速城市化阶段,城市扩张导致郊区居住区蓬勃兴起,越来越多的居民迁入郊区居住、工作、生活。北京市总人口中近郊区人口所占比例已经超过2/5,远郊区的比例超过3/10。迁入郊区的居民面临着与内城不同的居住环境,呈现出不同的生活方式,普遍流行的观点包括向内城的长距离通勤、新兴居住区周边配套不完善导致居民自主活动的场所较为匮乏等。更加全面、细致的考察北京郊区居民现有的生活活动模式,显得非常必要。
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人文地理学界诞生的行为地理学研究,近年来开始转向刻画特定地理空间中的日常行为,这为研究郊区这一特定地区的居民日常生活活动行为提供了框架。本文基于2007年北京郊区4个居住小区473位居民约940天的活动日志调查,围绕活动本身展开分析,尝试得到其活动空间,以人群属性和时间维度作为解释性因素,反观郊区设施布局乃至全北京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本文侧重分析日常化的、家外发生的、具有首要性的活动,如上班、购物、休闲和接送。其次,以个人为线索研究各类活动的组合形态和序次,描述处在各个位置的活动的空间、时间特性。最后,比较不同属性的人群细分的活动模式,并描绘居民一日的全体生活活动,概括郊区生活全貌。
研究结果发现,首先,郊区居民的平均通勤距离为8km,相比之下休闲、购物活动在离家2~3km较近的范围内得以实现,郊区居住小区对于居民生活活动空间塑成具有重要意义。其次,在工作日居民的性别、工作地、职业等因素显著影响了活动空间特征,工作日的非工作活动空间围绕自家小区和工作地附近展开,呈现出类似“眼镜形”的活动空间,体现出北京机关单位、科研院校布局及其时间规制的重大影响。在休息日则是活动本身更多的决定了活动空间特征,居民大多呈现“近家为主+个别较远点”式的活动空间,不同的活动内容、时长和重要度导致居民可选择利用的空间、时间范围不同。另外,通过4个小区的比较,发现居住小区位置并非决定活动空间的全部原因。最后提出了郊区设施布局应重视小区自家尺度、完善一站多目的服务式的设施规划布局等建议。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经验实证主义的分析,但在以个人为单位的外出活动链序列刻画方面有所创新,得出了更加细微的规律。在ArcGIS平台下实现了郊区居民分活动类别的时-空路径可视化和活动指标的空间表达,这也为行为空间与城市实体空间的匹配提出了一种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