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载siRNA及阿霉素递药系统的研究

来源 :哈尔滨商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er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影响妇女及其家庭的身心健康,故如何更安全有效的治疗并提高预后是亟待解决的难题。本课题以乳腺癌靶向治疗为目的,拟选用我们原创性的针对雌激素依赖性乳腺癌设计并验证有效的siRNA,与阿霉素共包载于脂质体—聚阳离子—DNA复合物纳米递药系统中,通过多种功能膜材料主动靶向头EPPT-PEG2000-DSPE、pH敏感功能性膜材料GALA-SA、酶敏感功能性膜材料PEG-MCP-DOPE“接力式”发挥作用,达到高效低毒的治疗乳腺癌的目的,本课题为探索智能新材料、新途径治疗肿瘤提供理论基础与实验依据,并推动该序列siRNA与化疗药物联用在乳腺癌治疗的临床应用前景。首先,本文合成肽介导的主动靶向头基EPPT-PEG2000-DSPE。采用固相合成法合成了含15个氨基酸的EPPT-半胱氨酸株(cys),利用双功能PEG连接磷脂酰乙醇胺(DSPE)和EPPT-cys得到目标产物。该反应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监测反应,产物纯度符合要求,可为后续构建主动靶向递药系统提供充分关键膜材料的准备。其次,针对设计的不同实验要求构建了多种纳米递药系统,并进行了处方优选和表征:(1)包载siRNA的脂质体递药系统:为了提高siRNA体内稳定性,降低递药系统毒性,本文选取海洋类提取的天然产物鱼精蛋白作为DNA缩合剂,与siRNA和小牛胸腺DNA混合制得纳米粒,再通过空白脂质体对纳米粒进行包裹,最终完成siRNA脂质体递药系统对构建。并且以包封率、粒径与电位为评价指标,对处方进行优化,结果显示:当鱼精蛋白与siRNA/小牛胸腺DNA的比例为0.8,PEG对脂质体的修饰量为10%时为最佳处方。(2)包载siRNA的经典纳米颗粒:siRNA递药系统的评价,我们同步开展了多聚赖氨酸树枝状大分子材料G5包载siRNA的研究工作,优选了 G5与siRNA的比例,构建了另一种新型有效包载siRNA的递药系统,当G5与siRNA 比例为30%时为最佳处方。(3)包载化疗药物-阿霉素的脂质体:采用成膜水化法,成功制备了包载阿霉素脂质体,包封率达到90%,载药量达98%,用于智能靶向系统的概念验证及其与siRNA联合给药的研究提供保证。(4)用于评价靶向性的包载荧光探针的脂质体:成功制备了包载荧光材料亲水性5-羧基荧光素(5-FAM)与亲脂性近红外细胞膜荧光探针(Dir)的两种脂质体,严格控制脂质体的粒径,并对构建的两种脂质体进行表征,以便后续体内外靶向性研究工作的开展。最后,对含pH敏感功能性膜材料GALA-SA及酶敏感功能性膜材料PPD的智能脂质体进行了体内外药效学概念验证。在体外利用4T1小鼠乳腺癌细胞株,采用MTT法考察了该给药系统的生存率,同时建立4T1小鼠乳腺癌细胞模型,对该给药系统进行体内药效学考察,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智能递药系统对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表现出明显的肿瘤抑制效果。综上所述:首次创新型的合成了肽介导的功能性膜材EPPT-PEG2000-DSPE,为构建乳腺癌靶向递药系统提供关键性膜材料;着重对包载siRNA的递药系统进行处方的筛选及优化,有望克服siRNA在体内递送治疗应用的局限性。构建的聚阳离子-DNA复合物纳米递药系统已初步显示良好的体内外抗乳腺癌效果,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该课题的多肽EPPT靶向头基评价,siRNA与化疗药物联合给药的方法以及其体内外评价的工作,仍在继续开展中,期望本研究能为智能靶向纳米递药系统结合siRNA联合化疗药物的研究提供良好的实验基础,并成为基因治疗乳腺癌的道路上的一次有益尝试。
其他文献
学位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其根系形态活力与地上部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土壤微生物作为土壤中物质循环的催化剂,调控土壤养分对根系的有效供给,对水稻根系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土壤微生物中细菌、真菌、放线菌对水稻根系形态活力的影响,提出土壤微生物与水稻根系二者之间研究构想,以期为改善水稻根系形态生理和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治偏痛片是由白芍、川芎、白芷、甘草、白芥子、柴胡、郁李仁、香附八味中药组成的复方制剂。治偏痛片可用于治疗血管性头痛及各种偏头痛,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本实验通过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白芍、白芷、川芎、甘草、白芥子进行薄层色谱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处方中的有效成分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同时对芍药苷进行线性范围考察、专属性试验、精密度试验、重复性试验、稳定性试验、回收率试验,以此来确定各相应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