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回顾收集并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567例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深入分析同时性多原发食管鳞癌(Synchronous multiple primary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简称S-MPESCC)的淋巴结转移特点及预后因素,并探讨S-MPESCC与单发食管鳞癌(Single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简称SESCC)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差异。方法1.一般资料: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由我院计算机病案系统进行筛查,选取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就诊的食管鳞癌患者567例,所有患者均行食管癌根治术,收集患者术前及术后的临床资料。将通过术前检查或手术切除及病理切片检查确定的S-MPESCC患者单独列出为一组,共50例;其余SESCC患者为一组,共517例。2.随访:采用门诊或电话方式随访患者生存情况,随访日期截止至2019年12月。将有3年、5年生存资料的患者纳入生存分析。3.统计方法:应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确定相关变量最佳节点值,即约登指数最大时所对应的值。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多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法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中向前LR法确定独立预后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癌灶分布情况:50例S-MPESCC组共106个癌灶,食管上段、中段和下段的发生率分别为6.6%、63.2%和30.2%。2、淋巴结转移特点:50例S-MPESCC组的淋巴结转移率为62.0%,颈部、上纵隔、下纵隔和腹部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0%、32.0%、32.0%和38.0%。M-m组淋巴结转移率为56.3%,颈部、上纵隔、下纵隔和腹部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6.3%、37.5%、31.3%和37.5%;M-l组淋巴结转移率为46.2%,颈部、上纵隔、下纵隔和腹部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0.0%、23.1%、15.4%和30.8%;L-m组淋巴结转移率为83.3%,颈部、上纵隔、下纵隔和腹部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0.0%、41.7%、41.7%和50.0%;多因素分析表明原发癌灶浸润深度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后因素(OR=5.613,P<0.05),清扫淋巴结数目≥24枚也对发现淋巴结转移有独立意义(OR=9.156,P<0.05)。与SESCC组44.1%的淋巴结转移率相比,S-MPESCC更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P<0.05),其中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2.0%和18.6%、腹部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8.0%和22.8%(P<0.05)。亚组分析中,原发癌灶位于食管中段者,S-MPESCC组与SESCC组相比,总体、颈部、上纵隔、下纵隔和腹部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56.3%、3.1%、31.3%、31.3%、37.5%和41.7%、3.0%、20.5%、21.1%、19.3%,腹部区域淋巴结转移率相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原发癌灶位于食管下段者,S-MPESCC组与SESCC组相比,总体、颈部、上纵隔、下纵隔和腹部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80.0%、0.0%、33.3%、40.0%、46.7%和52.1%、2.5%、9.1%、27.3%、38.0%,总体淋巴结转移率、上纵隔区域淋巴结转移率相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3、生存分析:S-MPESCC组的3年、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是60.7%和38.9%,多因素生存分析表明原发癌灶T3-4期比T1-2期预后更差,具有统计学意义(OR=6.351,95%CI=1.349-29.901,P<0.05)。S-MPESCC组与SESCC组的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0.7%和60.1%,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38.9%和49.4%,均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但T3-4期S-MPESCC组的5年累积生存率比SESCC组低,分别为10.0%和48.0%,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同部位的S-MPESCC淋巴结转移规律不同,具有一定的转移倾向性,但是总体来说在上、下纵隔及腹部均有广泛较高的淋巴结转移。与SESCC相比,前者淋巴结转移率更高。S-MPESCC与SESCC的预后方面并无明显差别,但随着原发癌灶浸润深度增加,其远期预后更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