γ-Al<,2>O<,3>微孔膜制备及其电场作用下膜过程的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rw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瓷膜由于具有机械强度高,化学稳定性强等特点,特别适合应用于需要高温高压和强酸碱处理操作的分离过程。而外加电场技术已经被证明是一种可强化超滤过程的有效手段,把外加电场技术应用于陶瓷膜超滤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前景。 本论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和自修复方法制备γ-Al<,2>O<,3>陶瓷微孔膜,研究电场作用下陶瓷膜分离牛血清白蛋白(Mw 67000)的膜过程和分离行为,采用浓差极化和凝胶层理论探讨了电场作用下传递过程和模型。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摘要如下: 1.Γ-Al<,2>O<,3>微孔膜的制备及特性表征的研究 以异丙醇铝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以真空抽涂—浸渍方式制备γ-Al<,2>O<,3>膜。优化溶胶制备工艺,选择HNO<,3>为解胶剂,陈化24小时,可获得均一的纳米粒径溶胶。为获得与不同孔径支撑体相匹配的制膜液,通过调整γ-ALOOFI溶液的pH值(3~10),获得了粒径范围在8~90nm的不同γ-AlOOH溶胶。按照pH 10—pH7—pH 3的次序,依次抽涂不同膜液于支撑体上,室温下干燥36小时后,以1℃/min升温至700℃保温2小时后得到γ-Al<,2>O<,3>微孔膜。经过3次抽涂.焙烧,最后用浸渍法对膜表面进行自修复。通过测试,四次覆涂一焙烧后制得的γ-Al<,2>O<,3>膜纯水通量为3.55×10<3>L/Mpa·h·m<2>,牛血清白蛋白(Mw 67000)的过滤截留率为28.7%,膜片平均孔径约为28nm,流动电位为-20mV。 2.研究外加电场对γ-Al<,2>O<,3>微孔膜分离牛血清白蛋白过程的研究 重点考查不同电场强度、介质pH值和操作时间等因素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加电场的选择应根据分离对象的荷电性质确定。对荷负电的牛血清白蛋白(pH6.8),施加正向直流电场可使膜通量和截留率同时提高,而且连续操作60分钟膜通量未见明显衰减,电场强度越高,强化分离效果越明显。膜阻力分析同时证实了,外加直流电场能够明显降低边界层阻力R<,bl>、膜污染阻力R<,f>和总阻力R<,t>,有效地减轻了浓差极化和膜污染的产生,提高了膜分离效率。 3.电场作用下膜分离过程的传质作用机理 通过浓差极化和凝胶层理论,对电场作用下的超滤分离机理做探讨。分析了电场作用下超滤过程中分离体系中溶质、溶剂以及膜材料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阐述了电场超滤过程中存在的电渗效应、电泳效应和剪切力效应,以及各种效应的协同作用下浓差极化和膜污染现象减弱的原因。
其他文献
随着高炉大型化、高效化、低成本操作、煤比不断提高和高炉寿命的不断延长,对原燃料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同时,随着矿产资源变化和国内球团技术的发展,炉料结构也在不断地调
纤维素是可再生的木质生物质的主要成分之一,水解纤维素可得到功能性纤维低聚糖。纤维低聚糖是由葡萄吡喃糖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线性低聚物。不同聚合度的纤维低聚糖
对造纸行业来说,利用废纸制浆实现植物纤维的回收利用是减少制浆污染,减少木材消耗量,实现造纸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目前二次纤维脱墨的主要方法是浮选法,其设备主要是浮选
振动喂入装置广泛的运用于自动化生产实践中,特别是机械、电子、食品、轻工业领域,振动喂入装置是自动加工装配的供料装置。论文中的喂入装置就是加载约束装置的电磁振动输送器。对于不同类型的物料、物料固有特性和给料要求,给料系统的结构也相差很大,导致了振动输送器受众多参数的影响,加大了电磁给料技术的难度,非常有必要对电磁振动给料器的运动和动力学模型进行研究和分析。本论文分析了电磁振动给料器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状
高速客车车体的轻量化能够有效降低轮轨之间的作用力,并且可以节省大量的制造成本。但轻量化往往会导致车体刚度不足,从而引起车体振动恶化,降低旅客乘坐舒适度。目前,高速客车大
高得率浆由于其成纸具有独特的优势而广泛应用于多种纸和纸板中,然而其较差的结合性能却限制了高得率浆的应用范围和应用比例。保持高得率浆原有优势的情况下,提高其结合性能一直是造纸工作者的目标。本课题采用细小纤维与阳离子助剂进行复配制备“功能化细小纤维”,试图通过添加功能化细小纤维来改善高得率浆纤维的结合性能,并保持高得率浆较好的松厚度优势。首先,通过对杨木P-RCAPMP不同级分纤维的物理性能进行分析,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