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贝壳杉烷型二萜是提取自绿色植物的天然产物,其基本化学结构为刚性骨架的四环二萜。植物中的贝壳杉烷类衍生物大多数具有较强的生理活性,可用做植物生长调节剂、抗菌剂、抗炎剂以及抗肿瘤细胞毒剂等。从凤尾蕨类植物半边旗(Pteris semipinnata L,简称PsL)中提取纯化的贝壳杉烷型二萜化合物lla-羟基-15-氧-16-烯-对映贝壳杉烷-19-酸(简称5F),因具有不饱和环戊酮结构,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效果显著,成为抗肿瘤新药开发的热点。 本文以岭南特有草药半边旗为原料,采用超临界萃取技术提取二萜类活性成分,采用柱层析技术分离纯化5F。针对该化合物难溶于水、在体内代谢快的特点,研究设计了半边旗5F微乳剂,以增加药物的溶解性、延长在体内的代谢时间,提高药物相对生物利用度,从而提高疗效。本课题利用MTT、Hoechst荧光染色、流式细胞技术等细胞生物学方法以及Western-blot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和动物模型等药理实验对5F的抗肿瘤活性和体内代谢进行了研究。 首先利用超临界萃取技术从草药半边旗中提取出抗癌活性二萜,并采用大孔树脂分离、硅胶柱色谱、重结晶等手段,分离纯化高纯度5F,运用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研究了超临界萃取中对产物收率和纯度的影响因素,包括夹带剂用量、萃取温度、压力、萃取时间、流体流率等,得到优化的超临界萃取工艺参数,萃取温度328.15 K,萃取压力30 MPa,二氧化碳流率160 kg/h,萃取时间4h,10%乙醇作为夹带剂。采用超临界萃取方法,5F的收率大约是常规溶剂提取方法的3倍,纯度则高9倍左右。超临界萃取产物经大孔树脂粗分离后,所得贝壳杉烷型二萜混合物经硅胶柱层析精制,采用薄板层析法确定层析的流动相为石油醚/丙酮/冰醋酸(7∶3∶0.05,V/V)混合溶剂。层析组分经两相重结晶分别得到两种高纯度贝壳杉烷型二萜4F和5F,质谱检测纯度分别为96%和94%。 其次为提高化合物的生物利用度,研究制备了半边旗5F的微乳剂。采用水滴定法在室温下制备微乳,绘制拟三元相图,筛选出5F微乳的优化处方。半边旗5F微乳组成包括45%水,10%蓖麻油作为油相,15% Cremorpher EL作为表面活性剂,30%的1,2-Propanediol和PEG-400(2∶1)混合物作为助表面活性剂,半边旗5F微乳的载药量达到20 mg/mL。透射电镜检测微乳粒径在50 nm以内,体外释放度略增。 为研究半边旗提取物Ent-11 Q-hydroxy-15-oxo-kaur-16-en-19-oic-acid(5F)诱导的HepG2细胞凋亡及可能机制,通过MTT法检测细胞活性以研究HepG2细胞经不同浓度(5-80mg/L)5F处理24 h所导致的细胞毒作用,采用Hoechst/PI实验定性分析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经5F处理的HepG2细胞线粒体内Bax水平,通过Western Blotting实验分析cyto c及AIF在胞浆内的水平。细胞活性分析证明,5F对HepG2细胞的细胞毒性随着5F浓度的提高而增强;HepG2经5F处理后,可观察到以细胞核凝聚为特征的凋亡细胞;经5F处理的HepG2细胞线粒体内Bax水平提高;经5F处理的HepG2细胞胞浆内cyto c及AIF水平增强。实验结果表明5F介导的细胞凋亡涉及线粒体依赖途径,并且5F可能对人类癌症细胞具有治疗价值,尤其是人肝癌(HCC)细胞。 本文还研究5F微乳体内药代动力学及毒性作用。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5F微乳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是普通混悬剂的616.15%。肝组织病理切片检查及血清标志物检测发现5F微乳剂无肝毒性。体内组织分布研究表明,肺组织的药物浓度4h后一直稳定在4.5μg·g-1左右,提示5F具有一定的肺靶向和缓释作用。 以半边旗为原料,提取分离纯化了抗癌活性贝壳杉烷型二萜化合物5F,并对该化合物进行了体内外抗肿瘤活性研究以及微乳制剂研究,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肿瘤,值得开发为抗肿瘤尤其是肝癌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