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校园是为国家培养高级人才的重要场所,一直以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都是其本质功能,在清华百年校庆上,“文化传承与创新”被列为继以上三大功能后的第四大功能。可以说,高校校园就是为生活、工作在其中的师生服务的,就是为这四项基本任务服务的。高校校园既是物质的载体,亦是精神的载体、文化的载体,营造积极向上,富有文化气息、创新精神的怡人校园,是规划工作者的使命之所在。 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出发,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点,将中国的传统规划理论与西方现代优秀规划理念相结合,试图从文化的视角去寻找高校校园规划与中华文化之间的细微联系,寻求符合时代精神的新手段去创造并获得一个具有“文化现实意义”的空间,最终使得中华文化能够通过校园环境得以传承与创新。本文不只关注中华文化,也不是单独研究校园规划,而是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两者相互的关系与影响之上,并围绕这一主题展开分析和研究。 在此背景下本文深入研究中华文化中“精华与糟粕”、“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关系问题,以文化统领校园规划,期望在此指导下能够营造出富有文化气息的校园以促人向上,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最终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本文从民族文化与民族、国家和社会的关联入手,引出大学及高校校园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意义;通过对相关案例和研究的解读,分析高校校园规划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的优点与不足;在这个基础之上,从规划学本身的学科意义出发分析高校校园作为一个特定的场所对传承文化应该具有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从而引出高校校园规划应该在继承前人优秀经验的基础之上,去不断的创新与开拓。为了适应社会发展与时代需求,高校校园规划手段应该具有创新精神,应该与时俱进,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借鉴非中文化的优秀理念,以使得在社会发展中中华文化的现代转型能够符合时代需求、满足中国校园使用者的精神需求。提出在手法上应可以采用具有延续性的可持续性设计,以满足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需求,也满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采用与文化、城市高度呼应及结合的设计手段,以凸显出高校校园这个特殊文化载体对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让高校校园在社会中的“存在感”更为强烈,真正成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