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岸带是陆地与海洋的结合地带,是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和大气圈相互作用的交集地带。海岸带拥有丰富多样的资源和优越的生态环境,成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对海岸带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海岸带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影响到了海岸带的生态安全。本文以海南省陵水县为例,对海岸带景观格局变化和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研究。基于RS技术,采用面向对象的非监督分类方法,分别对1998年、2004年和2008年三期遥感影像数据进行了解译,根据地物光谱特征对研究区土地利用信息进行提取,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区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借鉴生态风险评价模型,计算出了不同时期的生态风险指数,并利用ArcGIS技术,进行空间插值分析,制作生态风险时空分布变化图。研究结果表明:(1)从1998年~2008年期间,研究区各景观类型变化明显,耕地、草地和滩涂呈下降的趋势,而林地、园地、建设用地、水体等地类呈增长的趋势;1998年~2008年,各景观类型中转移出面积最多的为耕地,达到14696.73公顷,其次为林地1608.48公顷,园地905.52公顷,建设用地299.79公顷,水体300.6公顷,滩涂580.05公顷。?(2)从景观格局整体水平看,从1998年~2008年期间研究区各景观类型的破碎化程度呈增加的趋势,空间异质程度加剧;斑块类型之间的连接性降低;景观的聚合程度逐渐降低;斑块形状呈现复杂化趋势;优势斑块类型有所减少,各斑块类型在景观格局中呈均衡化发展。(3)从1998年、2004年和2008年的生态风险指数和生态风险空间分布图看出,研究区的生态风险主要以中低生态风险为主,在空间分布上沿海岸带呈条带状分布,低生态风险区的分布和林地的分布基本上是一致的,高生态风险区的分布相对比较集中,主要分布在新村港、黎安港和英州镇等沿海区域和陵水县城西北方向的文罗镇、陵城镇和提蒙乡一带区域,随着时间的变化面积在不断的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