酚酸脱羧酶参与成团泛菌YS19中的吲哚信号调控通路

来源 :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t328453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更好地适应周围环境,细菌进化出多种信号调控机制,其中,吲哚介导的信号调控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种。吲哚信号能调控细菌的诸多生理行为,例如细菌聚集、运动性、抗逆性,乃至细菌在宿主的定殖等,其调控机制是目前细菌学的研究热点之一。获得吲哚调控通路中的关键蛋白,并以此展开对吲哚信号调控网络的研究对认识其调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择能形成独特共质体聚集结构的水稻内生优势成团泛菌YS19作为研究对象,利用mTn5转座子插入突变技术构建突变文库,通过报告基因gusA检测筛选到一株受吲哚信号负调控的阳性突变子,报告基因的表达被下调34.3%。利用热不对称交错PCR技术鉴定其突变位点为酚酸脱羧酶基因padC,其序列全长525 bp,系统发育树分析显示其在种内较为保守。利用RT-PCR技术检测发现,吲哚信号显著抑制了该基因的表达。研究发现,当编码该酚酸脱羧酶的基因padC突变后,YS19的诸多生理行为受到影响。在LB培养基中,padC的突变未影响YS19菌体的生长和共质体形成;在低于1.5 mM的浓度范围内,吲哚能促进YS19野生株和△padC突变株的共质体形成。但是,padC基因的突变显著降低了菌体抵抗酚酸毒性的能力,外源添加阿魏酸(0.2 mM)和p-羟基苯甲酸(6.0 mM)时,培养24 h的突变株的生物量较野生株分别下降了30.6%和44.7%。此外,padC基因的突变显著抑制了菌体对宿主根的吸附能力,外源添加0.5 mM吲哚时,突变株对水稻根的吸附量仅是野生株的42.6%。可见,酚酸脱羧酶虽不是菌体保持正常生长所必需,但其在菌体的抗胁迫(酚酸应激反应)生长和菌体对宿主的定殖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为了研究padC基因突变对菌株与水稻共生体系的影响,在EPA培养基上悉生培养水稻幼苗18 d后,接种野生株和突变株的水稻整株鲜重分别增加了30.6%和17.1%,即padC突变减弱了菌体的促生能力。但不论该基因突变与否,吲哚信号均可增强菌体对水稻茎叶部分的促生效果,当添加吲哚时,野生株侵染组和突变株侵染组水稻茎叶的鲜重分别增加了18.2%和13.7%。同时,padC的突变抑制了YS19对水稻的定殖能力,外源添加吲哚时,△padC突变株在水稻茎叶和根部的定殖数量分别为野生株的54.7%和43.1%。本研究从内生菌与宿主互作的角度探讨了吲哚信号调控通路,获得了吲哚调控通路的作用模式,丰富了对细菌酚酸脱羧酶及生物学功能的认识。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给水水源中备受关注的腐殖酸为对象,采用烧杯实验法比较了混凝—气浮工艺与混凝—沉淀工艺的处理性能,并通过UV254nm,总有机碳(TOC),高锰酸钾指数(CODMn),浊度等指标的测定
南京聚宝门位于南京城南内、外秦淮河相距最近的狭窄地段。原为南唐都城的南门,宋、元、明初沿袭,洪武十九年(1386)改筑。由上部木构城楼与下部的两层砖砌城台、三套内瓮城及
近年来,臭氧化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日趋广泛,但排放到环境中的尾气仍然含有一定量的臭氧。臭氧作为剧毒性气体,低浓度的臭氧即对人类及生存环境构成直接威胁。因而处理高湿度的含
为了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生活的读写能力,我国语文课程教学领域需进一步重视数字资源和网络技术。本着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全面深度融合"的发展目标,实践切入点的选择应兼顾技术
“第三届中山大学哲学与认知科学国际研讨会”于2011年5月26日~27日在中国广州中山大学南校园召开。本次会议主题是科学中的理论与模型,主要议题和内容包括:从认知观点考察科
有关酸沉降对土壤—蔬菜系统影响的研究已很多,大多数研究结果表明,酸沉降可使蔬菜生长发育受抑制,产量下降,品质变差,病虫害增多,蔬菜宜种度下降等。但这些试验大多是采用室内模拟
“早育王,早分蜂,夺高产”,这是养蜂前辈的至理名言。春季万物复苏,蒸蒸日上,是育王的最佳时期,而培育好第一批王,则更为重要。下面谈谈笔者的看法与做法:一、春季蜂王质量最优在丹东
利用遗传算法作为优化工具对基于灰数带及灰数层的区间灰数预测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优化提取.首先,利用变权均值生成思想取代非偏生成,将区间灰数转化为实数序列;然后,对此实数
目的:观察异丙托溴铵气雾剂与沐舒坦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诊断的患者两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给予
起苗后,经消毒处理的苗木,如不立即栽植,就需要进行假植。苗木假植,就是用湿润的土壤对苗木根系进行暂时的埋植处理,一般是在苗木出圃后不能及时移栽,为防止根系失水而采取的一项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