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景观空间格局分析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以库布齐沙漠地区的树林召、王爱召、白泥井和吉格斯泰4个乡镇为例,分析了其景观格局与动态变化过程,并对其景观变化的驱动机制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当地景观规划预案提供数据基础,为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空间决策依据和理论基础。本文采用达拉特旗地区1987年、1995年、2003年三期Landsat-TM遥感影像,首先在遥感处理软件ERDAS8.6中进行几何校正,根据野外调查及相关土地利用图、地形图建立解译标志,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View3.2对影像进行人机交互解译;在ArcInfo9.0、Erdas8.6等图像处理软件的支持下,对解译数据进行拓扑、属性引导、剪切、投影转换、矢量向栅格数据转换等,最后得到研究区1987年、1995年和2003年各类景观的栅格数据,将景观分类结果输入软件Fragstats3.3计算景观格局指数;应用Erdas8.6,ArcInfo9.0和ArcView3.2等软件,建立景观类型的1987~1995年、1995~2003年、1987~2003年转移矩阵,并定量分析各种景观类型重心的迁移方向及距离,以此来反映研究区景观结构的动态变化。随后,选取人为与自然因素进行了景观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人为因素,特别是人口增加是景观格局变化的最主要驱动力。主要结论如下:1、1987~2003年间,整个研究区斑块破碎化程度降低,景观格局趋向于简单,各种类型的斑块在景观中分布较适宜,景观趋于均质。其中,耕地面积增加,并在景观中分布趋向于均匀;固定沙丘面积增加,但斑块形状趋于复杂;半固定沙丘、流动沙丘、草甸和河漫滩等4种景观类型面积减少,在景观中呈分散破碎化发展;河床集中或变宽,形状趋于复杂;林地和湿地呈现持续扩张的空间集中化发展,斑块形状趋于简单化;居民地呈扩张并集中化的趋势,在景观中分布不均匀;水体在景观中破碎化程度较高,但斑块形状趋于简单。2、景观类型之间的转化上看,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流动沙丘、草甸和河漫滩为主要转出类型,居民地、耕地、湿地主要为转入类型。主要转向有:固定沙丘转向耕地和林地;半固定沙丘和流动沙丘转向固定沙丘;草甸主要转向固定沙丘和半固定沙丘;耕地和林地主要转向居民地;河漫滩主要转向耕地。3、景观类型的中心转移上,景观面积和平均斑块面积较大的景观类型重心移动幅度均较小,景观面积和平均斑块面积较小的景观类型重心移动幅度均较大。如耕地、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等景观面积较大,景观百分比大于15%,移动幅度不超于6km;河漫滩、林地、湿地等景观面积较小,景观百分比小于2.5%,移动幅度大于15km。这表明,面积小的景观容易受到人为及自然因素的影响而产生或消失,从而使得其景观类型的重心也随之变迁。同时,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和流动沙丘3种类型的重心向南移动,说明研究区内流动沙丘面积减少,沙漠化土地面积减少,沙漠化程度降低。4、主成分分析表明,前三个主分量对景观变化的影响较大,贡献率分别为53.982%、22.2%、11.164%。其中,总人口数、GDP对第一主分量贡献最大,载荷量变化在0.919~0.946之间;相对湿度、年降水量对第二主成分的贡献最大,载荷量变化在0.833~0.886之间;第三主成分的载荷量来看,各因子的载荷量均较小。由此得出研究区景观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包括人口增长和气候变化。进而结合研究区景观变化过程及驱动力作用机制,提出研究区土地利用优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