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高熵非晶合金兼具非晶合金和高熵合金两类先进金属材料的特性,有望应用于航空航天、微机电系统等诸多领域。但这类材料的发展历程较短,目前对这类材料的研究相对较少且不深入。本文以Ti Zr Hf Be Cu(Ni)高熵块体非晶合金(HE-BMG)为研究对象,选择经典锆基块体非晶合金(BMG)vit-1(Zr41.2Ti13.8Cu12.5Ni10Be22.5)做为对照,针对晶化行为、磨损行为和蠕变行为等服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5160106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熵非晶合金兼具非晶合金和高熵合金两类先进金属材料的特性,有望应用于航空航天、微机电系统等诸多领域。但这类材料的发展历程较短,目前对这类材料的研究相对较少且不深入。本文以Ti Zr Hf Be Cu(Ni)高熵块体非晶合金(HE-BMG)为研究对象,选择经典锆基块体非晶合金(BMG)vit-1(Zr41.2Ti13.8Cu12.5Ni10Be22.5)做为对照,针对晶化行为、磨损行为和蠕变行为等服役过程中值得关注的问题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Ti20Zr20Hf20Be20Cu20-xNix(x=0,10,20)高熵非晶合金的非等温和等温晶化动力学行为,发现连续升温条件下高熵非晶合金具有复杂的多步晶化行为,随着Ni含量的增加,合金的玻璃转变温度提高,但过冷液相区间变窄。Ni的添加还提高了Ti Zr Hf Be Cu合金第一晶化峰的晶化激活能,促进晶化过程中更多种类晶态相的析出,使晶化过程进行的难度增加,有助于提高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基于Avrami因子分析了Ti20Zr20Hf20Be20Cu20-xNix(x=0,10,20)高熵非晶合金的晶化机制。三组高熵非晶合金析出相的生长方式均为扩散控制的三维生长。随着Ni含量的增加,高熵效应对晶化过程的影响愈加显著。采用纳米划痕研究了Ti20Zr20Hf20Be20Cu20-xNix(x=0,10,20)高熵非晶合金和vit-1非晶合金的纳米划痕行为,发现划痕速率对Ti Zr Hf Be Cu(Ni)高熵非晶合金和vit-1非晶合金纳米划痕行为的影响不明显。高熵非晶合金的抗磨损性能优于vit-1非晶合金,高熵效应有助于形成原子紧密堆垛结构,从而提高合金的硬度和耐磨性。采用Ni元素部分替换Cu元素能进一步提高Ti Zr Hf Be Cu非晶合金的室温蠕变抗性。基于摩擦系数COF的变化,研究了划痕中的材料流动和变形机制,发现Ni的添加改变了划痕过程中材料的去除机制。采用纳米压痕研究了TiZrHfCuBe(Ni)高熵非晶合金和vit-1非晶合金的室温蠕变性能。基于Kelvin模型对所研究合金的室温蠕变曲线进行拟合,分析了应变速率敏感性、蠕变柔量和蠕变延迟谱。发现高熵非晶合金具有优于传统单一主元非晶合金的室温蠕变抗性,揭示了高熵效应对非晶合金室温蠕变抗性的影响机制。采用Ni元素部分替换Cu元素能显著提高Ti Zr Hf Be Cu非晶合金的室温蠕变性能,主要归因于Ni元素的添加使合金的混合熵增加,同时还提高了合金的杨氏模量,从而导致了合金蠕变抗性的提高。
其他文献
工业现代化的发展,使人类面临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两大危机。因此,以TiO2为代表的光催化剂降解污染物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然而,TiO2较宽的禁带宽度(3.0-3.2eV)和较高的电子-空穴复合率降低了光催化的效率。在众多提高TiO2光催化性能的改性方法中,窄禁带半导体复合和贵金属沉积表现出了较强的优势,其制备方法多集中于在电解液中添加相关离子或阳极氧化后进行电沉积、浸渍或光还原,对于阳极氧化过程中进
近年来,随着高性能光学元部件在国防军工、航空航天、核能发电等重要的工业领域和医学检测、摄像投影等民用领域的广泛应用,小口径凹面结构光学零件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其质量和性能的要求也日益的提升。常用成形工艺不可避免的会在工件表面留下加工痕迹和加工缺陷,精度较差,且小口径凹面结构狭小的加工空间、薄壁硬脆的材料特性和高表面质量要求,给后续抛光加工带来技术困难。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小抛光头磁流变抛光装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日趋重视,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许多国家都出台了节能减排政策来承担保护环境的责任和义务,作为全球能量消费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制造业的能量消耗和能量效率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本文针对离散串行制造系统的节能问题,对面向离散串行制造系统节能生产的数字孪生体系构建和实时节能控制方法展开了深入的研究。首先提出了面向离散串行制造系统节能的数字孪生体系,在数字空间中通过数据视图
聚酰胺是一类具备优异特性的高分子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航空、医疗、军工等领域,成为了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材料。但是,大部分的聚酰胺单体还是依赖于石油资源,与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不符。为了减少对化石资源的依赖和抑制环境污染物的产生,利用可再生平台化合物为主要原料,设计制备生物基聚酰胺,已经成为本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首先,本文以公认的平台分子化合物乙酰丙酸和可再生呋喃甲胺为起始原料,经三步反应合成了新型生物
增材制造(3D打印)由于其高效性、快速性、适合于加工复杂零件等显著优势使其成为近几年国内外快速成形技术研究的重点。近几年3D打印技术的研发热点逐步向金属材料的3D打印技术转移,现场逐渐出现金属材料的打印设备。对于金属增材制造来说,粉末材料占有着统治性的地位;与此同时,粉末也是制约着整个金属3D打印发展的瓶颈。钛及其合金的用量可以衡量一个国家航空航天的水平。TC4合金工作温度可达400℃,在航空航天
柔性并联机构兼具了柔性机构和并联机构两方面的特点,具有重量轻、操作速度快、负荷自重比高、能量利用率高、结构紧凑等优点,前景光明,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现已成为机构研究、应用领域的前沿课题。本文以东北大学实验室中的三并联多功能数控机床为对象,对其进行包括机床的动力学建模、动力分析、动态仿真、动态特性分析与优化设计等动力学方面的研究。论文进行的研究工作如下:(1)研究并建立柔性三并联万向节动力
数控机床的动力学特性与其加工性能直接相关的,提高机床加工性能的首要方法是改善其与自身结构相关的动力学特性。对于不同加工对象和需求,相同机床反馈的动力学特性往往不同。因此针对特定加工工况下的机床,根据其加工响应和动态特性进行结构优化是提高加工性能最有效的方法。现有的模态分析方法对加工过程中的机床动态分析存在较大的误差,无法准确的辨识需要关注的模态参数;同时在工业大数据背景下,现有的研究对数据量的利用
因主要摩擦副为面接触、间隙密封,有利于解决海水黏度低、润滑性差等而引起的摩擦磨损和内泄漏等技术难题,柱塞式结构在海水泵中应用较多;但柱塞泵抗污染能力差、流量脉动较大、结构复杂、噪声大,限制了其在某些领域的应用,特别是对体积重量、噪声有严格要求的场合以及污染严重的环境,也不利于向微小型方向发展。内啮合齿轮泵结构紧凑、体积小、流量脉动小、噪声水平低,有利于向微小型海水泵方向发展,能够满足某些领域的应用
轻量化技术一直是近十几年研究热点,涉及军工、航天、汽车等多个领域,研究和发展轻量化构件及其成形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零件进行结构优化或升级零件制造工艺是实现零件轻量化的重要手段。具有环形凹槽的厚壁筒形件,如活塞,广泛应用于汽车的传动系统中,传统的制造方法加工效率和材料利用率都很低且需要较大壁厚,不利于轻量化。旋压成形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近净成形技术,优点是成形力小、材料利用率高,成形效率高且产品
切削加工响应规律自学习旨在从数控机床日常加工所产生的数据中提炼、抽象响应信号(如切削力、主轴功率等)关于工况的模型。响应规律自学习对于实现数控机床的智能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实际切削加工产生的数据不能直接用作响应规律的自学习,需要从中提取出样本数据,并实现样本数据的高效可靠存储与更新。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数控加工工艺系统响应规律自学习流程,并面向该流程提出了数据存储、样本提取与样本更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