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语指示代词“这·那”的日语翻译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ves637120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指示代词分为“这”、“那”,即“近称”、“远称”两项;而日语的语法书中基本上都把“コ”、“ソ”、“ァ”设定为“近称”、“中称”、“远称”三项。“这”和“那”在汉语的文章和会话中出现频率很高,它们在翻译成日语的过程中与日语的“コ”、“ソ”、“ァ”有着怎样的对应关系呢?在汉译日的过程中,考察清楚这一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日语学习者特别是初学者在把“这·那”翻译为日语的时候,较多的译者直接把“这”译为“コ”,把“那”译为“ソ”或“ァ”。可是中日两种语言的指示词都有各自独特的表现形式,并且渗透着两国不同的文化、心理特征,所以不同的语言背景使我们不能机械地把“这”译为“コ”,把“那”译为“ソ”或“ァ”。那么,该如何处理“这·那”的日译呢?这就是笔者研究本课题的原因所在。本文主要考察“这·那”的单独用法以及与名词相组合的用法,即“这”与“これ”、那与“それ”或“めれ”以及“这(数助词)名词”与“この名词”、“那(数助词)名词”与“その名词”或“めの名词”的对译研究。本文的研究思路如下:第一章考察汉语、日语指示词的先行研究,探讨“这·那”和“コ·ソ·ァ”的意义及用法。第二章考察“这”和“那”的日译实例。对“这”、“那”的日译实例进行分类,论述两语言指示词的使用习惯、意义、用法的异同点;并考察其指示性已经弱化的“助指”用法以及虚化用法的日语翻译实例。第三章应用翻译论、语言文化论,对“这”与“コ”、“那”与“ソ”或“ァ”能够对应翻译和不能对应翻译的原因加以考察、分析。从中发现:“这”与“コ”、“那”与“ソ”以及“那”与“ァ”之间所存在的共通意义及用法,是可以对译的主要依据。同时还发现:由于语法结构、社会文化心理等的不同以及实际语言环境的不同又成为“这”可译为“ソ”或“ァ”,“那”可译为“コ”或应该采取其他翻译手段的主要原因。结语部分对“这·那”在日译过程中的注意点以及所要采取的翻译手法加以归纳,并提出今后研究的课题。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腰椎间盘突出部位与受压腰骶神经根之间存在的异常关系。方法 :分析 3 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椎间盘突出部位与受压腰骶神经根之间的对应关系 ,根据影像学资料及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企业间的竞争逐渐加剧。建筑企业的效益主要取决于建筑企业项目成本的高低。建筑成本的控制成为建筑企业竞争的焦点。本文从建筑企业成本与效益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参与国际市场程度的加深、金融业全面开放时代的到来以及本国经济、金融改革的推进,建立和发展我国自己的国际化大宗商品交易市场,
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的不断推进给许多国家的金融市场带来了大量的不确定因素,致使各国和地区的股票市场泡沫的发生频率迅速提高。如果泡沫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将会加大一国
生活教师就是在寄宿制学校中负责管理孩子的寄宿生活,与他们交流感情,丰富其在校生活的教师。生活教师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者和监护者,是学生课余生活的设计者,是学校安
研究目的:中医肝胆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关中医肝胆疾病从脏腑经络论治的理论,内容极为丰富,却因散见于历代医著中,尚未形成统一完善的体系。本文通过对肝、
“X+们”是现代汉语中比较特殊的一种结构。本文从功能主义的角度来研究现代汉语“X+们”的语义功能。主要运用认知语言学特别是认知语义学和认知语法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探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冠脉介入治疗前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生存质量变化情况,并通过寻找影响冠脉介入治疗患者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为制定护理策略提供依据,以提高冠心病心绞痛
目的以磁共振超声融合靶向穿刺联合系统穿刺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探究3-T MR扩散加权成像(DWI)诊断前列腺癌的最优b值。方法前瞻性招募临床拟诊为前列腺癌的患者43例,于穿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