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依据知识-动机-行为技能(Information-Motivation-Behavioral skill,IMB)理论模型,探讨慢性心衰患者自我护理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提高心衰患者的自我护理依从性,进而改善其预后,提高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4年2~8月,对210名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的慢性心衰患者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资料收集采用心力衰竭患者自护行为量表中文版、疾病认知调查问卷修订版、感知社会支持量表、心衰自我护理相关知识问卷、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和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数据整理后应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慢性心衰患者的自我护理维持得分最低为10分,最高为89.99分,平均得分(53.66±14.55),处于较低水平。70分以上患者27人,占总人数的12.9%。2.居住在农村、文化水平较低、家庭人均月收入较少、合并症数目为0~2的年轻从业已婚男性心衰患者的自我护理维持得分低于居住在城镇、文化水平较高、家庭人均月收入较多、合并症数目为3~5的高龄退休单身女性心衰患者(均P<0.05)。3.慢性心衰患者自我护理知识平均得分为(6.92±1.45)。与自我护理维持、自我护理管理和自我护理信心得分均呈正相关(r=0.383,0.352,0.287,均P<0.01)。领悟社会支持总分为(64.77±6.19),其中家人支持维度得分为(26.07±2.35),朋友支持维度得分为(17.14±3.54),重要他人支持维度得分为(21.57±2.47)。社会支持总分、家人支持及重要他人支持得分均与自我护理维持得分呈正相关(r=0.235,0.289,0.226;均P<0.01)。朋友支持维度与自我护理维持得分无显著相关性(P>0.05)。社会支持总分、家人支持、朋友支持和重要他人支持得分均与自我护理管理得分呈正相关(r=0.335,0.240,0.248,0.255;均P<0.01),同时也均与自我护理信心得分呈正相关(r=0.352,0.197,0.261,0.321;均P<0.01)。慢性心衰患者疾病认知的各维度得分分别为:疾病急/慢性(18.50±5.97)分,严重后果(18.57±4.17)分,个人控制性(18.90±3.28)分,治疗控制性(19.36±1.97)分,疾病相关性(13.00±3.84)分,疾病周期性(13.00±3.84)分,情绪陈述(17.86±5.40)分。其中疾病相关性得分分别与自我护理维持、自我护理管理和自我护理信心得分呈负相关(r=-0.257,-0.233,-0.182;均P<0.01);疾病急/慢性、严重后果性得分与自我护理管理得分均呈正相关(r=0.151,0.145;均P<O.05);情绪陈述得分与自我护理信心得分呈负相关(r=-0.146;P<0.05)。疾病认知其余各维度得分与自我护理维持、自我护理管理和自我护理信心得分无显著相关性(P>0.05)自我护理管理平均得分为(57.07±12.45),与自我护理维持得分呈正相关(r=O.411,P<0.01)。自我护理信心平均得分为(56.55±15.15),与自我护理维持得分呈正相关(r=0.448,P<0.01)。4.经多元回归分析得出,心衰患者自我护理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包括:自护相关知识、家人支持、自我护理管理、自我护理信心、年龄、性别、家庭人均月收入。7个变量解释了心衰患者自我护理依从性47.1%的变异量(调整R2=0.471)。5.关于自我护理管理和自我护理信心的中介效应,Baron和Kenny逐步检验回归系数法分析显示,自护相关知识、家人支持与自我护理依从性之间的关系被自我护理管理部分中介(均P<0.01),而个人控制性与自我护理维持的关系被自我护理管理完全中介(由P<0.05变为P>0.05);自护相关知识与自我护理依从性之间的关系也被自我护理信心部分中介(均P<0.01)结论:1.慢性心衰患者的自我护理依从性低,临床护理人员应采取相应干预措施予以改善。尤其应关注居住在农村、文化水平较低、家庭人均月收入较少、合并症数目为0-2的年轻从业已婚男性慢性心衰患者。2.自护相关知识、家人支持,自我护理管理、自我护理信心、年龄、性别、家庭人均月收入是慢性心衰患者自我护理依从性的影响因素。3.自护相关知识和家人支持可以直接或间接(通过自我护理管理)对慢性心衰患者的自我护理依从性产生影响。而个体对疾病认知的个人控制性只能间接(通过作用于自我护理管理)影响患者的自我护理依从性。自护相关知识也可以通过自我护理信心对心衰患者的自我护理依从性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4.临床护理工作者可以知识、动机、行为技能三个方面作为切入点,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来提高心衰患者的自我护理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