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研究目的股骨头坏死目前仍是骨科治疗的一大难题,尤其是对早中期的年轻股骨头坏死患者,治疗更为棘手。目前,对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治疗,临床上多采用保留髋关节的“保头”手术治疗,其技术理念主要是通过加强软骨下骨的支撑力,尽可能恢复股骨头内的生物力学强度。20世纪末以来,随着对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技术已经逐渐应用于股骨头坏死治疗,并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本研究观察髓芯减压的基础上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植入联合自体松质骨打压植骨同时配合异体腓骨柱植骨支撑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同时,比较采用本方法治疗激素性和酒精性股骨头坏死疗效的差异性,探索临床上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方法。资料与方法第一部分: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在河南省中医院关节科住院治疗的早中期酒精性股骨头坏死的患者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6例。治疗组患者术前2小时采集自体骨髓血,通过体外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进行封存,备用。术中所有患者采用专用工具进行钻孔减压,刮除部分坏死骨,取自体髂骨部位的松质骨,并将其与分离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预混,使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贴壁于松质骨的骨小梁上,再将松质骨打入刮除的死骨区,最后将异体腓骨柱打入植骨区,进行支撑。对照组患者采用钻孔减压自体松质骨打压植骨结合钽棒支撑术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检测ESR、CRP,并评估VAS评分、Harris评分;治疗后24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总体疗效评价和坏死指数,有无继发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等,以评价远期疗效和安全性。第二部分:2013年2月至2014年9月在河南省中医院关节科住院治疗的早中期股骨头坏死患者48例,其中酒精性和激素性各24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植入联合髓芯减压异体腓骨柱植骨支撑治疗。同时,两组患者术后给予补肾活血的中药辩证治疗,分别于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患者检测ESR、CRP,并评估VAS评分、Harris评分;治疗后24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总体疗效评价和坏死指数,有无继发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等,以评价远期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治疗组患者在采集骨髓过程中和手术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及随访期间无一例患者出现异常反应。2、治疗组患者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的VAS评分、Harri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术后24个月的疗效评价和坏死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3、两组患者术后的VAS评分、Harris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术后6、12、24个月酒精组明显优于激素组;治疗后24个月酒精组疗效评价和坏死指数明显优于激素组。结论1、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植入联合髓芯减压异体腓骨柱植骨支撑在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2、由于激素性与酒精性股骨头坏死在发病机制,股骨头内修复的方式不同,导致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保头治疗效果要差于酒精性股骨头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