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后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的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zhang444051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影响乙肝后肝硬化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发生、发展的相关因素,为预防HE发生及改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3月-2010年3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资料完整的乙肝后肝硬化合并HE患者共87例。同时选取同期住院的资料完整的乙肝后肝硬化未合并HE患者13例作为对照。分别统计其初入院时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HE诱因,有无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脾大,根据入院时的临床表现和Child—Pugh评分标准进行HE分期和肝功能分级,记录入院后各生化指标的第一次结果,包括血氨、血钠、血清胆碱酯酶、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血尿素氮、血清肌酐、凝血酶原时间。对以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寻找影响乙肝后肝硬化HE发生、发展的相关因素。结果1、乙肝后肝硬化HE诱因包括:感染31例(35.6%)、上消化道出血14例(16.1%)、高蛋白饮食14例(16.1%)、电解质紊乱6例(6.9%)、肾功能不全4例(4.6%)、便秘4例(4.6%)、医源性因素4例(4.6%)、其他因素10例(11.4%)。入院患者HE分期Ⅰ期15例(17.2%),Ⅱ期32例(36.8%),Ⅲ期18例(20.7%),Ⅳ期22例(25.3%);2、乙肝后肝硬化合并HE组与未合并HE组比较肝功能分级、腹水、血氨、血钠、血清胆碱酯酶、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血尿素氮、凝血酶原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3、乙肝后肝硬化合并HE患者血氨水平在Ⅳ期较其他各期显著升高(P<0.05),血钠水平在Ⅱ期、Ⅲ期、Ⅳ期较Ⅰ期显著降低(P<0.05),血清胆碱酯酶水平在Ⅳ期较Ⅰ期显著降低(P<0.05),血尿素氮水平在Ⅳ期较Ⅰ期、Ⅱ期显著升高(P<0.05);4、乙肝后肝硬化合并HE患者血氨水平在不同诱因、肝功能分级、有无门脉高压表现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乙肝后肝硬化肝性脑病诱因中感染位居首位,积极预防和控制感染,可能降低肝性脑病的发生率。2、肝功能C级、合并腹水、高血氨、高血清总胆红素、高血尿素氮、低血钠、低血清胆碱酯酶、低血清白蛋白和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可能增加乙肝后肝硬化肝性脑病的发生率。3、高血氨、高血尿素氮、低血钠和低血清胆碱酯酶可能加重乙肝后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肝性脑病程度,并影响预后。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可靠的DEN(二乙基亚硝胺)诱发性大鼠肝硬化肝癌模型;临床3.0TMRI在体检测大鼠诱癌过程中肝脏代谢变化;探讨T2mapping及稳态氧分压状态下BOLD成像分别对肝纤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病理损害主要累及人体的皮肤,部分患者还可能发生关节受累。银屑病典型皮肤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红斑、浸润和鳞屑,伴不同程度的瘙痒;关节损害主要累及远端的掌指、足趾等小关节,有时也可累及膝关节、脊柱等大关节。目前银屑病的治疗主要为局部外用药物、物理治疗、系统药物、中医治疗以及生物制剂。外用药物主要以糖皮质激素及维生素D3衍生物为主,物理治疗主要为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