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译者在翻译研究中长期处于被忽略的地位。直到20世纪70年代翻译研究领域出现“文化转向”,译者及其主体性研究才得到重视。胡庚申教授提出的生态翻译学以翻译适应选择论为基础,突出译者的中心地位和主导作用,为研究译者主体性提供了新的视角。译者的适应和选择既能体现译者的主动性,又能体现译者的主动性发挥是在一定的约束之下,因此避免过于强调其主动性。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翻译可以分为文本选择和重建两个阶段。在文本选择阶段,译者通过适应内部需要、外部需要和能力来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在重建阶段,译者主要通过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进行选择,两个阶段的适应和选择均体现译者的主体性。 《伊利亚随笔》是英国19世纪散文大家查尔斯·兰姆的代表作,也被公认为英国散文的典范之作。刘炳善译本为最早的、较全的选译本,被冯亦代称赞“为选译英国散文开辟了一条新路”,译文质量很高,被英国伦敦大学卜立德教授称赞“恰如其分”,是“爱的劳动”。目前对刘炳善译本研究较少,仅有两篇硕士论文分别从幽默语言的翻译和风格再现角度研究。刘炳善译本语言活泼生动,处处彰显一个优秀译者的巧思,其主体性有待研究。因此本文运用生态翻译学视角,对刘炳善译《伊利亚随笔》进行个案研究,探讨他在翻译过程中通过适应和选择体现出的译者主体性。 研究发现,在文本选择阶段刘炳善综合考虑作者、源文本、读者、译语等因素,对翻译生态环境进行了适应。他选择翻译《伊利亚随笔》是出于对内部需要、外部需要以及对能力的适应。在重建阶段刘炳善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进行了选择。语言维主要涉及词汇、句法和文体层面的选择;文化维主要涉及对有文化色彩的词语的处理;交际维主要涉及人名和称呼语的翻译以及考虑到英汉思维差异做的调整。刘炳善在翻译过程中灵活地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充分发挥译者中心地位和主导作用,从而提高了译本的质量,他的适应和选择都体现出他作为一名优秀译者的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