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us,AMF)是一类能够与80%的陆地植物建立共生关系的真菌。它能够改善宿主植物的营养状况,提高植物的抗逆性,以此来增强宿主植物的生态适应性。氮素是植物需求量最大的矿质营养元素,也是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营养元素。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表明,AMF能改善宿主植物的氮营养状况。本研究从三个不同层面探索丛枝菌根吸收、利用无机态氮的利用机理,有助于揭示AMF在生态系统的氮循环中的作用。通过接种丛枝菌根真菌的盆栽及分室培养试验,获得如下主要结论:(1)以珍珠岩为培养基质,在不同的供氮、磷水平条件下,采用G.intraradices分别接种番茄和黄瓜的盆栽试验表明:同一氮、磷处理水平条件下,菌根与非菌根的番茄和黄瓜植株地上部和根系的干重无显著差异。菌根生长发育状况受到不同氮、磷供应水平的影响显著,总体上,提高供氮水平增加了菌根结构的数量,而磷处理对侵染结构的影响因不同供氮水平而有所差异:供氮0.3 mmol·L-1时,提高磷供给水平显著降低了侵染结构的数量;随着供氮水平的增加(氮水平达3 mmol·L-1时),菌根侵染结构数量显著增加,但此时磷水平对菌根结构影响不大。氮对菌根的结构的作用不一定是专一性调节机制的反应,而可能源于氮、磷之间的交互作用。(2)在土培条件下,利用两室隔板分室系统,研究了AMF根外菌丝直接吸收氮素的能力。结果显示,与不接种对照相比,接种AMF处理显著降低了菌丝室土壤硝态氮含量。AMF对硝态氮的利用能力与其根外菌丝的数量存在一定的关系,此试验的两个不同接种处理中,Glomus intraradice处理的菌丝室的菌丝密度显著高于Glomus mosseae,与之相对应的土壤硝态氮含量分别降低了68%和42%。(3)不同供氮形态的半水培试验对玉米氮代谢关键酶的研究表明:与不接种的对照相比,接种Glomus intraradices和Glomus mosseae分别在NH4+:NO3-=3:1和NH4+:NO3-=1:3处理条件下,提高了宿主植物叶片的硝酸还原酶活性;接种AMF对叶片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影响不大,但在NH4+:NO3-=3:1形态下,三个不同的AMF接种处理均显著提高了根系GS活性,相对提高了铵态氮在地下部的同化比例。在铵态氮比例较高时,接种AMF的促生效应较好,且AMF提高根系GS活性作用较大,因而丛枝菌根真菌在促进宿主植物对铵态氮的利用作用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