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囊括着多种多样、异彩纷呈的表现形式,历来就被认为是神赋灵感或个人才华的结晶,彰显着精神领域的力与美。然而随着工业革命的启程,艺术同样被纳入了生产的影响范围之内,成为了一种社会化的生产劳动,其内涵和外延都得到了极大地扩展。马克思从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的双重维度出发,创造性地发展出了艺术生产理论。他强调了艺术创作的物质性与世俗性,揭示出其受物质生产资料制约的客观规律,同时也相应地对客观的物质世界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两者之间还常常出现不平衡的发展现象。世界不断向前发展,艺术生产也不得不面对着新的现实、新的图景。在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的基础上,波德里亚从符号学角度出发,对艺术生产的现实做出了进一步理解,他认为消费逻辑已然席卷一切,但这种消费并非建立在切实的物质基础之上,而是被符号化了,能指和所指相脱离的情况使得消费实际上承载着更多的社会意义。当代中国的艺术生产同样也深受消费逻辑的影响,表现出了符号消费的新特征:艺术消费开始在各个方面主导着艺术生产,商品与艺术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与此同时,艺术产品也不可避免的体现出了符号化的特征,图像时代就此降临。艺术生产是精神生产的组成部分,其变化势必影响着精神领域的发展。在符号消费化的影响下,一方面,个体挣扎在差异性与趋同的困境之中,另一方面,艺术生产也为人们提供了互相理解和沟通的渠道。而在此意义上发展起来的大众文化挑战着权威,为小众群体发声,体现出了民主自由的社会价值。具备着这一新特征的艺术生产也作为意识形态的承载者,在国际竞争中大放光彩。正因为艺术生产对于社会具有如此重大的影响,如何全面可持续地发展它就成为了当代中国迫切的现实需要。在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的基础上,借鉴波德里亚符号消费理论的精髓来观照当代中国的艺术生产,归根结底是为了促进当代中国艺术生产的整体发展,并在艺术生产中认识人的本质,实现人的自由,最终达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