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己内酯/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多级界面构筑及其电磁屏蔽性能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kyfucan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类科学领域的不断进步和电子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由自然现象或人造电子设备引起的一系列电磁辐射、干扰和泄露已经成为现在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电子污染不仅干扰、降低或阻碍周边仪器的正常工作,还对人类的身体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为解决这一问题,能有效隔断电磁波传播、减少电磁污染的电磁屏蔽材料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近年来,耐腐蚀、成本低、密度低和易加工的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CPCs)取代金属材料成为最受欢迎的屏蔽材料之一,同时复合材料可控的导电率为后续屏蔽材料的设计也提供了巨大的前进空间。然而,除少数聚合物本身具有导电性,大多数高分子都是电绝缘,具有较差的电磁屏蔽性能,尽管导电填料的加入可以大幅度提高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但是,若要达到商业应用的屏蔽效能30 d B,需要加入大量的导电填料来构建稠密的屏蔽网络实现目标,但是过多的导电填料会降低其机械性能以及增加成本。因此,如何构建在较低导电填料含量下具有较高电磁屏蔽效能的CPCs是目前电磁屏蔽领域研究的热点。为解决目前复合材料在电磁屏蔽中存在的不足,本文提出通过界面调控来控制填料分布以提高导电率,一方面增强导电网络来提高反射和吸收损耗;另一方面构筑多界面以增强对电磁波的界面反射/散射,来增强电磁波的损耗途径,最终设计出在较低导电填料含量下具有高效电磁屏蔽效能的屏蔽材料。主要研究如内容下:(1)将多壁碳纳米管(Multi-wall carbon nanotubes,MWCNTs)可控地分布在聚己内酯(Polycaprolactone,PCL)的表面区域,利用两步熔融压缩法制备具有夹层结构特征的聚己内酯/多壁碳纳米管(PCLNT)复合材料,通过在材料内部引入宏观连续大尺度界面提高该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效能。研究发现,对于含有对称导电网络的夹层复合材料在MWCNTs含量相同的情况下,夹层复合材料表现出比导电填料随机分布的传统复合材料更优异的电磁屏蔽效能。同时,夹层复合材料的屏蔽性能取决于表面导电层的厚度和导电填料在其中的浓度,随着导电层厚度和其中浓度的递增,夹层复合材料表现出更为出色的电磁屏蔽效能。此外,在具有不对称导电网络的夹层复合材料中,根据电磁波进入材料方向的不同,得到的屏蔽效能也具有较大差异。(2)提出“界面微观化”概念,在复合材料中构建微观多界面,通过增强对电磁波的多重散射提高电磁屏蔽效能。具体而言,将玻璃微珠(μ-GBs)加入聚己内酯/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构建用于散射电磁波的微观小尺度界面,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PCLNT/μ-GB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的屏蔽效能随着少量μ-GBs的添加增加,而过高的μ-GBs添加量导致屏蔽效能反而降低。表明复合材料的微波衰减能力共同取决于PCLNT导电相中的微波吸收和微观多界面处的多重散射。另一方面,增加导电相中的导电率(MWCNTs含量)促进对微波的吸收,可补偿导电相厚度减小而引起的微波衰减能力的下降。当连续相中的填料含量从3.0 wt%增加到6.0 wt%,具有50 wt%μ-GBs的复合材料的屏蔽效能从~34 d B增至~44 d B,表明提升导电连续相的电导率可进一步提升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效能。因此,通过平衡第三组分之间导电区域对电磁波的吸收和界面产生的多重散射,可以实现具有高性能电磁屏蔽材料。(3)进一步通过增强界面的导电差异性来提高对电磁波的反射/散射,进而增强复合材料的微波衰减性能。在这项工作中,以传统的隔离PLLA/PCLNT(Conventional Segregated,CS)复合材料为基础,通过在PLLA颗粒表面上负载银纳米颗粒(silver nanosheets,Ag NPs)来构建高导电界面,以制备具有界面金属化特征的隔离PLLA@Ag/PCLNT(Interfacial-metallization segregated,IMS)复合材料。当导电填料含量相同时,IMS复合材料的屏蔽效能普遍优于CS复合材料。其中仅含0.44 vol%Ag NPs的IMS复合材料实现43.3 d B的优越屏蔽效能,超出CS复合材料(32.1 d B)约35%。然而破坏隔离结构后,IMS复合材料的屏蔽能力急剧下降。因此,IMS复合材料的高效微波衰减能力主要取决于隔离结构的微观多界面结构和界面的高导电性,这为在较低导电填料含量下具有高效电磁屏蔽效能的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的设计提供了新型的思路。
其他文献
近年来,卤化物钙钛矿因具有可调的发射光谱、高效的荧光量子产率、简单的溶液制备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发光二极管等光电领域。特别地,宽带发射材料的发现不仅拓展了材料的选择范围,还有望在多色宽带发光器件、连续光谱可调谐激光器、闪烁体、光电探测器、荧光传感器和波导等方面得到应用。然而目前还缺乏对宽带发射的发光机制和性能调控的系统研究,结构物性关系尚不清楚,高效发光的宽带发射材料的设计仍然面临挑战。此外铅基材
本文针对分块观测数据,应用BM和POT的混合方法构造重尾指数估计量.设{Xn,n≥1}是相互独立且服从同一未知分布的随机变量序列,将样本X1,X2,…,..Xn分成若干块,利用每一块样本的顺序统计量来构造重尾指数估计量,从理论上证明了估计量的相合性和渐近正态性,并通过随机模拟对其估计效果进行探讨.全文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在Qi(2010)[41]的工作之上,结合传统的POT方法构造了一类二
针对可以完整观测的样本,学者们已经提出了非常多的极值指数估计量,并证明了这些估计量具有良好的渐近性质.然而,当来自重尾分布的样本数据是随机右删失时,已有的针对删失样本的估计量,仍面临偏差和均方误差急剧增大的问题.鉴于此,本文将提出三类基于随机右删失样本的极值指数估计量.全文主要分为四大部分:从Gomes和Martins[32]构造广义Hill估计量的方法中得到启发,第一部分向Worms和Worms
数据可视化是把大量信息融入图像的高效沟通方式,数据可视化图表是其承载的主要形式。信息技术的进步,生活方式的改变,让记录事件成为习惯。这样的行为让人类社会的数据量呈指数级上升,大数据产生并运用于各个行业,发挥着巨大价值。如果没有信息技术的支撑,信息的存储还停留在较低水平。数据可视化作为高效传达信息的方法,不断被专业人士使用。专家和公众运用语言的差异造成了他们对于一些理论和数据理解的鸿沟。数据可视化可
本文主要研究了如下有界域I=[-l/2,l/2]上带乘法噪音的非自治时滞KS方程解的长时间行为.首先介绍了随机动力系统,随机吸引子,随机KS方程的研究背景以及研究现状.接着回顾了随机拉回吸收集,随机动力系统的渐近紧性等的定义,特别是随机吸引子的存在性定理.然后作为一个用随机动力系统的方法研究随机微分方程的例子,证明上述KS方程吸引子的存在性如下.第一步,给出由上述随机微分方程所决定的随机动力系统的
多目标决策分析是解决经济和管理问题的重要方法.本文利用鲁棒方法研究了目标函数和约束函数受不确定性数据扰动下的多目标优化问题.通过引入一个新的约束规格,它可以被看作是现有约束规格的扩展.通过该约束规格以及利用Mordukhovich次微分和Clarke次微分,得到了鲁棒-拟弱有效解的Karush-KuhnTucker型最优性必要条件,并且在(严格)伪-拟广义凸性假设下,给出了(UMP)的鲁棒近似临界
胃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肿瘤.由于胃癌发病隐匿的特性,所以早期症状不明显,就诊时大多数已经是晚期.目前,临床尚无针对胃癌的早期特异性诊断和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开发新的与早期诊断相关的方法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在癌症研究中,分析基因数据集,筛选与癌症发生发展相关的基因,可以为临床对疾病的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综合的统计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从基因表达数据集中筛选与胃癌相关的hub基因,并进一
本文主要讨论两类重尾极值指数估计量的渐近性质.设{Xn,n≥1}是一列独立同分布的随机变量序列,利用X1,…,Xn的顺序统计量X1,n≤…≤Xn,n构造两类极值指数估计量,从理论上证明两类估计量的相合性与渐近正态性,并通过数值模拟对其估计效果进行探究.全文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考虑Paulauskas和Vaiciulis(2017)[68]中提出的函数形式,导出一类新的重尾极值指数估计量,证
在信息化时代,人们对于图像、音频、视频等数据信号的需求与质量越来越高。传统的采样方法在海量数据面前面临着数据采样,压缩,处理,存储的方面的重重困难。压缩感知作为一种高效处理高维数据的全新理论被提出,其利用信号的稀疏性或可压缩性,可以从令人惊讶的少量线性测量中准确地重建信号。近年来,许多研究人员将深度学习融入到压缩感知中进行了大量实验,特别是生成模型方面。一个特定域的生成模型可以提供一个更强的结构性
重夸克偶素系统包含多个能量标度,既有微扰标度也有非微扰标度,因此是研究量子色动力学(QCD)的理想平台。夸克模型预言了各种量子数的重夸克偶素,多数基态偶素已经被实验发现。但D波重夸克偶素ηc2/ηb2(其2s+1LJ量子数为~1D2)尚未被实验探测发现。对该类粒子的各种产生和衰变方式进行研究,并找出有利于探测的模式将有利于实验搜寻。虽然ηc2的质量大于两倍的D介子质量,但由于量子数的限制,其总衰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