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育学科发展历程研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bo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推动体育事业不断改革、发展和进步。然而,超前的体育实践与落后的体育学科理论建设形成强烈反差。在体育学“相邻学科”艺术学升格为独立学科门类之时,体育工作者们倍感不安、焦虑和压抑。体育学科如何站在全球视野的高度,跳出体育学视野,寻求体育学科发展的历程、发展的规律和具体路径,力争早日离开教育学的“怀抱”成为独立学科门类,走向成熟,便成为了体育工作者关心和努力解决的问题。中国体育学科从20世纪20年代孕育发展到今天已将近90年的历史,但学科发展仍然不够成熟。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历史研究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体育学科发展的历史分期及其在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推动体育学科发展的建议,旨在为较为全面把握我国体育学科发展的历史脉络,推动体育学科健康快速发展。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依据体育学科的研究对象、学科理论体系(理论层面)和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是体育学术著作、学术组织、学术刊物(实践层面)可以将我国体育学科发展历程划分为4个阶段,即:孕育期(20世纪20年代—1949年)、初步成形期(1950年—1978年)、成长期(1979年—1991年)和快速发展期(1992年至今)。2.我国体育学科的研究对象从单一走向综合,从侧重于专项训练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到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原理与方法的研究再到体育社会科学、运动技术学、运动人体科学等学科的综合性研究。3.我国体育学科理论体系从“美国式”到由运动训练、体育教育和群众体育组成的理论体系到自然科学、管理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组成的理论体系再到体育人文社会学科、体育自然学科、体育管理学科、运动技术学科组成的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趋于完善,体育学科的交叉与融合表现的越来越明显,体现了体育学科的综合性学科的性质。4.我国体育学科发展与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发展密不可分,更与体育事业发展规模和水平息息相关。伴随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体育事业的飞速发展,体育学科已发展成为并列于教育学的一级学科,但离成为独立的学科门类还有一段距离。我国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走过了从单一培养体育教师到培养复合型体育人才的道路。5.我国体育学术著作、学术刊物、学术组织、学术会议也都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追求质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体育学术刊物和体育学术组织的发展之路。6.为了推动体育学科的健康快速发展,本研究提出了加强体育基础理论研究,完善体育学科体系建设;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分层次、有步骤、寻特色,实现体育学科建设的重点突破;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加强体育学学科的建设;加强体育学术团队、学术组织和学术期刊建设,培养造就新一代体育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领军人;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构建制度保障体系的建议。
其他文献
城镇污水处理厂是指对进入城镇污水收集系统的污水进行净化处理的污水处理厂,此次研究以呼和浩特市区日处理量20万m3城镇污水的辛辛板污水处理厂为对象,对其各级处理阶段的主
施工现场扬尘防治措施标准由原来的“8个100%”升级为“10个100%”,其中第5个100%是:裸露场地、土堆及物料100%覆盖。工地现场绿网覆盖存在很多的弊端,主要是绿网对环境的极
在我国流域生态环境的治理工作中,由于受到地方保护主义、部门本位主义等相关因素的影响,造成了流域生态环境存在碎片化和整体治理效率低下等方面的问题,直接影响到了流域生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各行各业发展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而对于森林资源发展方面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政府及相关企业都给予此方面格外的重视,一定要加
根据消毒供应中心职能、建筑布局及设备配置情况及清洗消毒工艺流程,给出了常规医疗建筑设计中消毒供应中心的给水需求情况,对各工艺流程用水水质进行整理和归纳,对消毒供应
为了提高水源的综合利用效益,实现水生态保护,我们需要对其修复规划的关键性技术进行一个全面的设计探究,以此来改善水质,保护水生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水质
文章对体育照明设计进行了一些探讨,尤其对室外体育场周边照明方式的特点,包括灯位布置、瞄准点确定、照度计算、眩光评价等诸多方面,做了详细介绍,并编制了应用软件.同时,将
当前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拖慢了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本文介绍了基于司法证据角度分析环境监测报告的意义和方法,同时用司法方式加强对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确保我国绿水青山的建设成效,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启发。
随着我国交通运输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海底隧道工程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如何客观看待海底隧道工程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隧道工程与海洋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成为业内广泛
采测分离中,采样第三方将自带去离子水灌装于BOD5采样瓶中,作为全程序空白随机送至地方监测站分析,该样品不具备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测定的前提条件;将接种稀释水设置为地表水BOD5全程序空白更为合理。建议重新制定采测分离中BOD5全程序空白的采样规范,以达到利用全程序空白进行质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