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用益物权制度是一种法定的物权利用方式,而在我国这一制度却仅适用于不动产。即使《物权法》和《民法典》已经肯定了动产用益物权的“合法地位”,但是实践中仍然缺乏对动产的用益。其实,动产用益物权和不动产用益物权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只是在客体方面存在不同而已,动产用益物权制度强调的是以动产为客体而建立起的用益物权制度。在物权理念的转变下,“以所有权为中心”发展为“所有和利用二元并重”,因此,动产用益物权制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益物权制度是一种法定的物权利用方式,而在我国这一制度却仅适用于不动产。即使《物权法》和《民法典》已经肯定了动产用益物权的“合法地位”,但是实践中仍然缺乏对动产的用益。其实,动产用益物权和不动产用益物权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只是在客体方面存在不同而已,动产用益物权制度强调的是以动产为客体而建立起的用益物权制度。在物权理念的转变下,“以所有权为中心”发展为“所有和利用二元并重”,因此,动产用益物权制度在这种背景之下具有了“落地”的必要。然而在我国,虽然在《民法典》中确立了可以在动产上设立用益物权,但是关于用益物权客体范围的问题,在理论界一直存在争议,无法得出一致结论。同时,动产用益物权制度还缺乏具体规则的调整,因此阻碍了实践中对动产用益物权的应用。在这种背景之下,亟待完善我国动产用益物权制度。构建动产用益物权制度,首先必须明确其外延问题,也就是说何种动产能够成为动产用益物权的客体。在研究了罗马法和法德民法对用益物权的规定后,可以发现其都没有排斥动产用益物权制度的存在,而且其客体范围十分广泛。用益物权的客体理应包括动产和不动产,在动产上设定用益物权并不存在障碍。考虑到现实需求以及用益的可能性,动产用益物权的客体可以包括部分有体物,即特殊动产、单体高额动产以及集合物。同时,如数据、无线电频谱资源等无体物也可以成为动产用益物权的客体。此外,对动产用益物权制度的设立和变更提出有关具体规则的构想,在公示方法的选择上并没有突破交付主义原则,并且也要继续沿用交付生效加登记对抗模式。最后,论述了动产用益物权的排他效力、优先效力以及物权请求权。物权本身的效力是其与债权利用方式的区别,而动产用益之于债权利用也有着一定的优势。构建动产用益物权制度意义重大,这一制度不仅契合了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对动产用益的需求,而且同时也促进了物权法体系的完善。
其他文献
多年来司法实践对公司越权担保合同效力的裁判路径复杂,意见不一。《公司法》第16条缺失关于越权担保合同法律效果的规定,导致实践界和理论界对第16条规范性质有所差异,此外,在公司法下法定代表人的代表权权限范围和公司章程的效力范围见解矛盾,以及合同法、担保法等相关法律与公司法的适用冲突,都是公司越权担保合同效力难以统一裁判的原因。《九民会议纪要》聚焦利益衡量原则,统一公司担保合同效力裁判路径,引进“表见
在工伤认定行政诉讼案件中,举证责任分配关系到职工和用人单位的切身利益,对诉讼成败起着重大影响。片面强调被告举证责任,工伤行政诉讼举证责任与行政确认程序举证责任缺乏联结以及忽视了原告、第三人举证责任的独立性,这是现行工伤行政诉讼案件举证责任制度缺陷的总表现。为解决以上问题,法院需明确工伤行政诉讼案件的特点即工伤认定行政诉讼的实质是人民法院对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作出工伤认定行为的再审查。在工伤行政诉讼中,
国家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工作,并在《行政诉讼法》中确定了环境资源领域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若仅仅在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前添加环境资源领域的前缀,而不揭示该领域的特殊性,那么领域的划分便毫无意义。在适用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规定时,要充分结合环境的整体性和资源的普惠性,推动构建多元主体共治共建共享的环境治理新局面。考虑到公众的密切相关性和环保组织的专业性,应当探索以检察机关启动为主要,公民和环保组
从英美强制汽车保险相关制度设计中提炼出责任保险与无过失汽车保险的两类归责模式:一是以侵权责任为主导的递进式归责模式,考量每一起交通事故发生后侵权责任的有无,其遵循先确定侵权责任后确定保险责任的顺序,二是美国无过失保险尝试突破侵权责任法律制度,将交通事故责任归于交通便利所致之社会风险,而非事故任意一方的过错,其不再逐一考量侵权责任而是依据交通事故造成之损害直接确定保险责任。强制汽车责任保险的产生与发
受虐妇女杀夫案的发生与家庭暴力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法院在裁判时不能忽视其特有的案件特性。目前司法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诸如量刑普遍偏重、酌定量刑情节不受重视、司法解释适用不足、对“手段残忍”的认定不准确,基于种种原因,法院裁判还存在着明显的同案不同判现象。对于受虐妇女杀夫案,学界已经有大量关于受虐妇女综合症理论、防御性紧急避险理论、期待可能性理论以及正当防卫理论的研究。在思考如何处理受虐妇女杀夫案时
帮助行为正犯化立法在刑法理论中虽有较大的争议,但通过回应“否定说”,发现该立法现象具有一定正当性。不仅双层区分制参与体系、二重性理论、因果关系论、限制从属性为其提供充足的理论依据,刑法分则中有关帮助行为正犯化的罪名设置也能为其提供实践基础。帮助行为正犯化立法现象主要存在于我国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犯罪、“链条化”犯罪以及帮助行为作用呈现“主导性”的场合之中,其主要形式表现为帮助犯的正犯化和帮助行为的入
在我国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定时,对被诉侵权产品与授权外观设计进行“相同或者近似”判定时,采用的是“整体观察,综合判断”的方法。但在司法实践中,这种以“一般消费者”为判断主体,用“整体观察,综合判断”方法具体运用时,往往由于“一般消费者”是一个法律拟制的抽象主体,存在认知水平较难把握,致使判断结果不够客观准确等问题。为更准确的把握特定产品的一般消费者的分辨能力大小,引入了“设计空间”这一新的概念;对于
近年来,电子游戏产业的急剧扩张吸引了大量资本参与其中,为快速在电子游戏市场中赚取利润,各类针对电子游戏的侵权行为不断发生。现如今,以“换皮”复制为代表的抄袭行为取代了早期的非法复制、传播行为,成为了对电子游戏的主要侵权方式,此类行为的频繁出现暴露出了在当前著作权法体系下电子游戏著作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选取了思想与表达二分法、实质性相似的判定方法以及电子游戏的三类保护模式等作为切入点,对著作权
近年来,甲型流感、艾滋病等疾病在全球肆虐,2020年1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公共健康问题再次成为了全球公众关注的焦点。民众对于药物的需求量大,许多药品的价格昂贵,民众的药物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在实践中,一些国家已经成功的实施了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制度,解决了国内的药品短缺的问题。这些成功案例证明了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制度对缓解公共健康危机、提高药物可及性是行之有效的。国际社会对该制度作为平衡药品专利
以电子签名法为基础的电子交易法的制定赋予网络环境下使用数字编码方法开展商业法律行为的基础依据,使得电子商务关系得以展开。2008年开始出现,2016年左右兴起的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设计冲击了以中心化管理模式为主的电子交易传统主流思维,但能否成功广泛应用于电子交易仍须先理清其是否符合现行电子签名法所承认并规制的系统框架从而具备法律上的效力,在此基础上所开展的电子交易行为及相应关系方有法源依据。本文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