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原发性肝癌在确诊时大部分都已属于晚期,外科根除治疗无法进行,此时药物疗法尤为重要。中药斑蝥浸提液中有效成分斑蝥素,及其衍生物去甲斑蝥素,有望成为特异性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化疗药物。由于不良反应的限制因素,两药目前在临床应用仍不广泛,本实验期望通过比较两药对其毒靶器官的不同影响,明确两药的不良反应,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研究目的比较斑蝥素及去甲斑蝥素对小鼠的毒性,获得两药对Balb/c小鼠的半数致死量的剂量,在血液生化指标上比较两药所造成的影响,分析毒性作用靶器官的不同和各组织器官损伤程度差异。研究方法实验一:通过实验获得并比较斑蝥素与去甲斑蝥素的半数致死剂量值首先以Balb/c小鼠为实验材料,灌胃给药时间为两周,根据预实验获得斑蝥素和去甲斑蝥素的半数致死剂量的大致范围,即最小全部致死剂量和最大的耐受剂量。根据预实验结果设计两药灌胃给药的各五组不同剂量,连续两周,以给药剂量、对应小鼠死亡率,并采用概率单位法的方式分别的计算,获得斑蝥素与去甲斑蝥素的毒性与剂量之间的关系,以半数致死量LD50,以及此值的置信区间来表示。实验二:比较斑蝥素1/2LD50和去甲斑蝥素1/2LD50给药组小鼠的毒性表现设置对照组给无药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斑蝥素1/2LD50剂量组和去甲斑蝥素1/2LD50剂量组,作为两药的毒性比较实验中斑蝥素和去甲斑蝥素的给药剂量。小鼠适应性喂养一周以后,每隔24h灌胃给药一次,持续两周共14天,观察记录正常组小鼠的表现,并且关注斑蝥素组和去甲斑蝥素小鼠的活动表现和体貌特征,记录体重和进食的变化。实验三:比较斑蝥素1/2LD50和去甲斑蝥素1/2LD50给药组小鼠的血清生化指标对包括正常组在内的3组小鼠给药2周结束之后,进行比较肝肾相关的血液生化指标。小鼠麻醉取血检测血清ALT、AST、BUN指标,统计学分析三项血液生化指标是否有显著性差异。实验四:比较斑蝥素1/2LD50和去甲斑蝥素1/2LD50给药组小鼠的各组织损伤程度对包括正常组在内的2组小鼠给药2周结束之后,处死小鼠按统一标准取肝脏、肾脏、小肠和膀胱进行病理组织学HE染色,另肾脏进行PAS染色,肝脏进行Masson染色观察比较。根据实验中病理学的多种染色方法的所得结果,综合比较斑蝥素与去甲斑蝥素对各组织的毒性差异。研究结果实验结果一从预实验的结果可得出斑蟊素与去甲斑蝥素的大致LD50所在范围,斑蝥素给药组中的最小全部致死剂量为3.0 mg·kg-1,去甲斑蝥素给药组中的最小全部致死剂量为30 mg·kg-1,斑蝥素的 LD50为2 045mg·kg-1,95%的可信限(1.8261,2.2639),去甲斑蝥素的 LD50 为 20.966 mg·kg-1,95%的可信限(18.608,24.158)。实验结果二三组小鼠对照组、斑蝥素1/2LD50剂量组和去甲斑蝥素1/2LD50剂量组给小鼠灌胃2周后,小鼠的进食和体重情况与正常组无异,两给药组的小鼠中毒表现有所不同。实验结果三血清生化指标检测结果表明:与无药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灌胃的正常对照组相比,斑蝥素1/2 LD50剂量给药组的小鼠血清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尿素氮BUN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去甲斑蝥素1/2 LD50剂量给药组可导致小鼠血清的ALT、BUN水平升高,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去甲斑蝥素组的血清中AST水平与正常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结果四肝、肾分别两种染色方法病理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斑蝥素1/2 LD50剂量给药组肝肾轻微病变,去甲斑蝥素1/2 LD50剂量给药组可见肝脏炎性细胞浸润,肝细胞发生明显的空泡变样,肾脏组织切片中可见肾小球和小管弥漫性损伤。小肠病理结果表明,斑蝥素组导致肠道淋巴结肿大并分叶,去甲斑蝥素组相症状较轻。膀胱病理表明,斑蝥素组发现血管炎症、膀胱移行上皮或粘膜层炎症反应,去甲斑蝥素组轻微移行上皮炎症反应。结论实验结果中斑蝥素的半数致死剂量约为去甲斑蝥素的10倍左右。斑蝥素1/2 LD50剂量组无论在血液生化指标的表现,和在多种染色的组织病理学方法中,都没有表现出对肝肾组织的损害,但在小肠和膀胱的病理实验中表现出了炎性刺激反应。去甲斑蝥素1/2 LD50剂量在血液生化中指标中表现出了肝肾组织的损害,在多种染色方法的病理学试验中也同样的明确直观的可见肝脏的炎性反应和肾组织的弥漫性肾小管损伤和肾小球的新月体的出现,但在小肠和膀胱的病理中却没有发生炎性刺激反应。因此可得初步结论,临床前动物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斑蝥素的肝肾毒性比相同剂量水平的去甲斑蝥素肝肾毒性小。斑蝥素的肠道、膀胱毒性大于去甲斑蝥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