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在医疗体制行政等级制下,我国医疗资源呈现出医疗资源和患者均向大医院集聚的现象,医疗机构资源配置和使用不尽合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日益严重。为此,国家着力建设以“基层首诊”为核心的分级诊疗体系,引导患者积极选择基层医疗机构就医,实现各级医疗机构间的合理分流。有学者提出,在以分级诊疗为重点的新医改中,应着重发挥医疗保险的引导作用,并且在各地分级诊疗的实践中,大部分地区均通过设置医疗保险的差异化报销政策引导居民向基层就医,那么,差异化报销政策在分级诊疗中是否发挥了引导作用?不同医疗保险对患者就医行为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呢?尚未得到回答。本文以城乡患者的就医行为为切入点,将就医行为分为疾病处理方式和就医机构选择两个阶段,并根据Andersen卫生服务利用模型将自变量划分为医疗保险、需求因素、能力因素、倾向因素和其他因素,利用Probit模型分别进行回归,以研究不同医疗保险对患者就医行为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以及基本医疗保险是否有效发挥了引导门诊患者向基层就医的作用,进而为促进患者积极就医、促进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完善分级诊疗提供意见和建议。通过研究发现:(1)不同医疗保险对患者的疾病处理方式影响差异明显,与城职保相比,新农合患者患病后的就医概率更低,城居保并无显著差异。(2)医疗保险的差异化报销政策并未发挥引导门诊患者基层就医的作用,即报销比例高的基层医疗机构并不能有效吸引患者积极选择基层医疗机构。(3)提供医疗保健服务能显著影响患者就医行为。据此,本文建议从整合基本医保制度,促进制度公平;积极引进优质医师入基层,增强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医疗保险的利益调节作用;落实基层首诊;鼓励基层提供医疗保健服务五方面入手,促进医保作用的发挥,改变患者的就医行为。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尝试拓展细化了医保影响患者就医行为的研究领域:(1)在医保基本实现全面覆盖的背景下,本文探讨了覆盖人群广泛的新农合、城职保和城居保对患者就医行为影响的差异,以为促进我国医保制度的公平与完善提供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2)本文首次基于全国性调查数据,从医保差异化报销政策的角度评估医疗保险的作用,通过实证分析,明确检验了医保差异化报销政策对患者的门诊就医机构选择产生的影响。本文上研究的不足在于:囿于可用的数据资源,本文无法确认患者所选的就医机构是首诊还是转诊,仅能表现大致的就诊流向,此外,由于本文主要研究近四周患病且在门诊看病的样本,样本量较小,未分城乡样本检验,医保对城乡患者影响是否存在差异还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