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古时候背井离乡、颠沛流离的流民到如今甚至衍生发展出一种部分人"沿街跪求"以此当作谋生手段的职业乞丐,流浪乞讨人员的社会角色一直存在,并且随着社会进步在不断变化与发展。流浪乞讨问题始终都是一个无法根除的社会现象。在社会舞台中扮演弱势群体角色的流浪乞讨人员,一直是社会与政府关注、关心、关爱的对象。对弱势群体的救助既是政府的执政责任所在,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各级救助管理站作为保障民生、救残扶弱的政府机构,是流浪乞讨人员的保护岗,也是流浪乞讨这类弱势群体尊严的最后一道防线。如何在现有的救助制度与救助体系上不断实践探索,尝试更加符合时代特点和本土文化的救助理念,建立更加高效、人性化的救助措施,从根本上改善、解决流浪乞讨这个社会问题,最大程度体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平等。本文结合笔者在巴彦淖尔市救助管理站实习期间的体会与感悟,调查与实践,全面系统的了解了救助管理站工作模式、工作流程及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基本状况,并总结出在救助流浪乞讨人员过程中所面临的难点和存在的问题。面对这些救助管理的问题和难点,笔者以专业社会工作者身份,通过实地观察、访谈、调查研究,收集一手资料。并根据救助管理站开展工作的实际情况,设计完整服务方案、开展个案服务,并评估服务效果,通过个案工作为案主提供物质帮扶、心理疏导、感情支持等专业帮助,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认识自我,并通过各种途径,整合资源,帮助其回归家庭、走出困境、回归社会。最后,笔者通过反思与总结,就专业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领域的政策方面并以及救助理念提出了可行性意见与建议,希望所提供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能够作为参考借鉴,能为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