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它给网络用户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大学生作为网络普及率最高的人群,也具有较高的网络成瘾率。因沉迷于网络而产生的一系列行为和心理问题已不容忽视。由于网络使用和网络成瘾现象不断发展,为了使人们能更好地了解和利用互联网络,发挥它的巨大潜力,本研究在健康行为领域中阶段认知理论和Precede-Proceed模式等的思想指导下,围绕大学生的上网行为展开。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脑电信号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杭州四所高校的942名大学生的不同网络成瘾状态进行了研究,探讨不同网络成瘾状态大学生的人口资料、上网行为、脑电信号、人格心理特征以及网络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构成模型。研究数据采用因素分析、相关分析、卡方、方差分析以及结构方程建模等多种统计分析方法。经过分析和讨论,本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1大学生网络使用者可划分为网络成瘾、网络成瘾倾向和网络未成瘾3种状态,所占比例分别是10.0%、74.7%和15.3%。不同性别的大学生网络用户中,3种网络成瘾状态的比例有显著差异,其中网络成瘾组中男生的比例高于女生,而网络未成瘾组和网络成瘾倾向组中男生的比例低于女生。1.2不同网络成瘾状态大学生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得分、上网时间、上网地点、上网活动以及对网络影响和网络成瘾的认识方面都有显著差异。1.3不同网络成瘾状态大学生自发EEG的C(n)、MF和MPF指标在大脑额部、央部、顶部、颞部以及枕部有显著差异。不同活动状态、不同脑区对C(n)、MF和MPF均有显著影响。1.4不同网络成瘾状态大学生在网络无关或无“网”刺激条件下诱发的ERP各成分的波幅和潜伏期均没有显著差异,在网络有关或有“网”刺激条件下诱发的P3成分有显著差异。在顶部及枕部脑区,网络成瘾组被试的P3波幅高于网络成瘾倾向组和网络未成瘾组,网络成瘾倾向组被试P3波幅高于网络未成瘾组。1.5不同网络成瘾状态大学生被试的抑郁、焦虑、孤独、自尊和自我控制能力的测量得分均有显著差异。网络成瘾组被试的抑郁、焦虑和孤独得分均显著高于网络成瘾倾向组被试,网络成瘾倾向组被试的抑郁、焦虑和孤独得分均显著高于网络未成瘾组被试;网络成瘾组被试的自尊得分和自我控制能力均显著低于网络成瘾倾向组被试,网络成瘾倾向组被试的自尊得分和自我控制能力均显著低于网络未成瘾组被试。1.6本研究修编的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的倾向、促成和强化影响因素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可以作为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的倾向、促成和强化影响因素的测量工具。1.7网络使用行为受倾向、促成和强化3类因素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是认知、态度、信念等倾向因素,网络可用程度等促成因素,以及家庭、社会影响等强化因素综合相互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