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丽丝·莱辛的《野草在歌唱》发出的两种李悖的声音

来源 :内蒙古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fc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丽丝·莱辛诺贝尔奖的获得者,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一颗“常青树”。确立其名声的《野草在歌唱》不仅是一部人类崩溃的史诗,而且是一部委婉的社会批评。自其1950年发行以来,得到了世界范围内众多评论家和学者的青睐,关注的视角也多从种族主义、马克思主义、殖民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和心理剖析。但是之前的研究不是忽视了作者在这部小说中所表现的殖民意识就是对她众多非洲作品进行综合研究而没有以某一具体文本来就这两种意识做一个系统的分析。本论文基于前人研究之上,从后殖民主义理论出发,旨在分析莱辛在《野草在歌唱》中所发出的两种相悖的声音,即反殖民意识和殖民意识。   除了引言和结论外,本论文可分为四章:   第一章是对作者及其作品的评论进行一个简单介绍。随着国内外对莱辛的关注,对其作品《野草在歌唱》也有很多述评。但之前的研究仍不足,因为不是忽略了作者在小说中的殖民意识就是没有对她的殖民意识和反殖民意识以某一具体文本为参照,并在后殖民理论的支撑下作系统的探究。因此,此论文仍有必要来填充这个空白。   第二章是理论框架。主要介绍后殖民理论的一些基本概念及其发展历史,理论构想和代表人物。在这些代表人物中,赛义德的《东方主义》及《文化与帝国主义》将是讨论的重点。最后是后殖民理论的研究策略。   第三章讲述作者在《野草在歌唱》的反殖民主义意识。从其生活经历,从事的社会活动和对于生活及人类的哲学思想来说,莱辛堪为以为关心人类命运及生存的人文主义者。无可置疑的在这部小说中,莱辛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对土著人的同情,对殖民者及其殖民体系的残忍和虚伪进行了彻底辛、辣的批判。莱辛通过对黑人摩西的正面描述及对白人殖民者的反面刻画对殖民神话所宣扬的被殖民者肮脏、污秽、残暴、野蛮及殖民者聪慧、文明、能把被殖民者从堕落及野蛮中拯救出来来了个釜底抽薪。   第四章讨论作者隐含于反殖民话语中的殖民话语所显示的殖民意识。通过探讨作者的身份、文化影响及社会局势可以得出作者在潜意识里是一位具有帝国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她对非洲土著人及其生活状况那令人厌恶、反感的描写充斥小说的每一部分。另外摩西的死亡、托尼的被迫沉默及迪克的发疯都使玛丽的死亡真正因为无从知晓。因为它对白人来说是一个奇耻大辱,威胁到了他们自以为是的优越感。事实的掩盖也说明莱辛对帝国主义的默认。最后神秘而超验的非洲土地的描述复活了白人杜撰的殖民神话。在莱辛的笔下,非洲是一个疾病蔓延,人类无法理解的神秘,充满魔力的地方。   简言之,莱辛在其明显的反殖民意识下也暴露了其殖民意识。本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后殖民理论出发,来探讨这两种并存的相悖的声音,旨在使读者对莱辛及其作品《野草在歌唱》有一个崭新的认识。
其他文献
智能型重力加速度测试仪,是在原单摆实验装置的基础上,采用单片机和红外光电传感器实现对摆球的检测和控制,进而实现自动释放摆球、自动计数、自动计时、同时将检测信号进行自动处理,算出重力加速度。使传统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方法得到了较大的改进,提高了测量精度。
索仁·贝娄是美国当代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中最杰出的作家之一。因其作品“对当代文化人性化的理解和细致的分析”,贝娄在1976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代表作《只争朝夕》出版于1
近年以来,多恩已逐渐成为国内英国文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其研究主要集中在主题研究、文本分析和文化阐释,而这些研究又大多局限于多恩的艳情诗。在如火如荼的多恩研究中,学者
强调是语言的强势表达功能。在言语交际中,为表达强烈的态度和情感,突出重要信息和内容,说写者能够利用语言的各种因素予以表达,以此来增强语言表达的感情色彩的效果。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