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喻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各类文化中的语言认知现象,在新兴的具身认知思潮的推动下,从认知机制层面来对生活和文学作品中概念隐喻现象进行解释是当下社会认知心理学所要关注的重点。本研究根据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隐喻表征现象,查阅文献梳理和分析了当前有关概念隐喻的理论基础和相关研究之后,着重介绍了较为普遍存在的“热好冷坏”的隐喻,结合隐喻研究的理论提出,温度冷热与道德的隐喻联结具有心理现实性。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共通过四个系列实验来考察道德概念温度冷热隐喻的心理现实性和温度与道德概念两者中的隐喻映射关系。实验1采用情境改变范式,考察温度的热与道德词汇,温度的冷与不道德词汇之间是否存在隐喻映射关系,即探讨道德概念温度冷热隐喻的映射方向是由始源域向目标域进行隐喻映射。实验要求被试在接受温度刺激后根据自己的直观感受对不同类型的词汇进行选择,结果显示:不管是接受冷刺激还是热刺激的被试都偏向于选择道德的词汇,且差异达到显著。但并没有很直观的出现热是道德,冷是不道德的隐喻结果。实验2依旧采用情境改变范式,继续探讨道德概念温度冷热隐喻由始源域向目标域进行的隐喻映射关系。要求被试在接受温度刺激后对所给故事中指定人物进行人物印象评定。结果显示:温度冷热的主效应显著,故事材料类型的主效应显著,更重要的是,所给的温度冷热刺激与故事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对道德两难故事中指定人物,当被试接受热刺激后,对故事中人物的印象有较高的评分,接受冷刺激的被试则对故事中人物有较低的印象评分;而对不道德故事中指定人物,不管是接受热刺激还是冷刺激的被试都有低的人物印象评分。证明了存在热是道德,冷是不道德的隐喻映射关系。概念的情境性易化了道德概念温度冷热隐喻。实验3采用心境诱发研究范式,探讨道德概念温度冷热隐喻由目标域向始源域进行的映射关系。要求被试在接受不同道德类型词汇进行启动后接触所给的具有一定温度的水杯并汇报水的温度。结果显示:词汇类型的主效应显著,温度冷热的主效应显著,还有就是所给的温度冷热刺激与词汇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接受道德词汇启动的被试偏向于将所给水的温度汇报高,接受不道德词汇启动的被试则是将所给水的温度汇报低。证明了道德是热,不道德是冷的隐喻映射关系。实验4继续采用心境诱发范式探讨不同类型的情境性道德概念对个体进行温度冷热判断的影响。实验中要求被试在经过不同类型道德故事材料进行启动后判断所给具有一定温度的水的温度。结果显示:故事类型的主效应显著,温度冷热的主效应显著,且温度冷、热与故事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被试对道德两难故事中人物印象的评分显著高于不道德故事。利用不同类型的情境性道德概念来进行诱发会使影响被试对水温的汇报。4个实验的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证实了道德概念的温度冷热隐喻表征具有心理现实性。(2)道德概念温度冷热隐喻中的隐喻映射关系是双向的。(3)道德概念温度冷热隐喻中存在隐喻一致性效应,即道德是热,不道德是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