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组通过对采自云南、广西和四川等地区的1000多种中药及药用植物提取物进行了抗缺氧活性测试,从中筛选出4种在体内体外均具有较强抗缺氧活性的植物。本文对其中一种植物田基黄(Hypericum japonicum Thunb.ex Murray)进行了抗神经细胞缺氧活性成分的追踪研究。田基黄为藤黄科金丝桃属植物地耳草(Hypericum japonicum Thunb.ex Murray)的全草,又名地耳草,产于广东、广西、四川、湖南、福建、江西等地。用于治疗传染性肝炎、泻痢、小儿惊风、疳积、肠痈、蛇咬伤等疾病。本研究采用密闭小鼠缺氧损伤体内模型和PC12细胞(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克隆化细胞株)缺氧损伤体外模型对田基黄(Hypericum japonicum Thunb.ex Murray)60%乙醇提取物及该提取物的氯仿萃取部分、乙酸乙酯萃取部分、正丁醇萃取部分和剩余水层进行了抗缺氧活性测试,确定抗缺氧的活性部位为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利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制备HPLC等多种色谱分离手段,对田基黄(Hypericum japonicum Thunb.ex Murray)6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进行了系统的分离,得到34个化合物。利用显色反应和光谱学(UV、IR、MS和NMR)的方法对其中31个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分别为:豆甾醇(stigmasterol)(1)、β-胡萝卜苷(daucosterin)(2)、bijaponicaxanthone(3)、槲皮素-7-O-α-L-鼠李糖苷(quercetin-7-O-α-L-rahmnoside)(4)、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quercetin-3-O-α-L-rahmnoside)(5)、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quercetin-3-O-β-D-glucoside)(6)、4,6-dimethyl,1-O-[α-L-rhamn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yl]multifidol(7)~*、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8)、没食子酸(gallic acid)(9)、槲皮素(quercetin)(10)、山柰酚(kaempferol)(11)、3-O-甲基槲皮素(3-O-methyl quercetin)(12)、木樨草素-7-O-芸香糖苷(luteolin-7-O-rutinoside)(13)、芹菜素(apigenin)(14)、5,7,4’-三羟基-3’-甲氧基黄酮(5,7,4’-trihydroxy-3’-methoxyflavone)(15)、3’,4’-二甲氧基-5,7-二羟基黄酮(3’,4’-dimethoxy-5,7-dihydroxyflavone)(16)、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 acid)(17)、(2E)-二氢山柰酚((2E)-dihydrokaempferol)(18)、(2E)-二氢槲皮素((2E)-dihydroquercetin)(19)、5,7,3’,4’-四羟基二氢黄酮(5,7,3’,4’-tetrahydroxy flavanone)(20)、反式对羟基桂皮酸(p-hydroxycinnamic acid)(21)、5,4’-二羟基-7-甲氧基二氢黄酮(5,4’-dihydroxy-7-methoxyflavanone)(22)、(2E)-3,5,3’,4’-四羟基-7-甲氧基二氢黄酮((2E)-3,5,3’,4’-tetrahydroxy-7-methoxyflavanone)(23)、(2Z)-二氢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2Z)-dihydroquercetin-3-O-α-L-rahmnoside)(24)、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25)、4-O-β-D-葡萄糖香豆酸(4-O-β-D-glucosyl coumaric acid)(26)、1,5-二羟基-8-甲氧基双苯吡酮(1,5-dihydroxy-8-methoxy xanthone)(27)、1,7-二羟基-4-甲氧基双苯吡酮(1,7-dihydroxy-4-methoxy xanthone)(28)、3,7-二羟基-1,2-二甲氧基双苯吡酮(3,7-dihydroxy-1,2-dihymethoxy xanthone)(29)、3,6-二羟基-1,2,7-三甲氧基双苯吡酮(3,6-dihydroxy-1,2,7-trihymethoxy xanthone)(30)、1,4,7-三羟基-3-甲氧基双苯吡酮(1,4,7-trihydroxy-3-hymethoxy xanthone)(31)。其中二氢黄酮类化合物6个:化合物18、19、20、22、23、24;黄酮类化合物10个:化合物4、5、6、10、11、12、13、14、15、16;双苯吡酮类化合物6个:化合物3、27、28、29、30、31;酚酸类化合物7个:化合物7、8、9、17、21、25、26;其他化合物2个:化合物1、2;化合物7为新化合物;化合物8、12、18、19、24、25、29、3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采用PC12细胞缺氧损伤作用的体外活性测试方法对田基黄分离得到的部分单体进行抗缺氧活性测试。研究发现,化合物4、5、8、9、10、12、15显示了较好的活性,其中化合物4、5、10、12和15为黄酮类化合物;化合物8和9为酚酸类化合物。采用DPPH法对田基黄分离得到的部分单体化合物进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考察。结果显示,化合物8、10、18、19、25显示出和V_C基本相当的活性,其中化合物8和25为酚酸类化合物;化合物10为黄酮类化合物;化合物18和19为二氢黄酮类化合物。采用DAD-HPLC法建立了田基黄60%乙醇提取物的指纹图谱。经与标准品进行对照,对该指纹图谱中占总峰面积90%的7个色谱峰进行了指认,同时建立了其中5个化合物的含量测定方法。本文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田基黄抗缺氧活性的作用物质基础,并对其活性部位进行了质量控制的研究,为以后田基黄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