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泡孔PIPD/Au复合材料及其电磁屏蔽性能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aolan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维泡孔结构电磁屏蔽复合材料具有密度小、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耐候性强、导电填料负载量大等特点,备受科研人员青睐,尤其是以耐高温聚合物纳米纤维为基体的此类材料,更是研究热点。但受制于耐高温聚合物纳米纤维制备工艺,目前该类纳米纤维基材尚未在电磁屏蔽复合材料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以高性能聚合物聚(2,5-二羟基-1,4-苯撑吡啶并二咪唑)(PIPD)为基体,分别采用传统的碱降解法和课题组自主研发的溶胀-超声剥离法对PIPD纳米纤维的制备进行了研究,并获得纳米纤维的最佳工艺及参数。进一步,以自组装的形式制备了具有高导电性的三维泡孔PIPD/Au复合材料,并对各步所制得的材料进行了相关结构与性能的表征与研究。采用传统碱降解法对PIPD纳米纤维进行了试制,结果表明纳米纤维形成效果差,不能满足复合要求。其后,开发出溶胀-超声剥离法,成功制备了PIPD纳米纤维,并获得了最佳工艺:以DMSO为溶剂,在155℃条件将PIPD初生纤维溶胀6h,而后在室温条件下超声处理96h,可得到结构均匀、大长径比的PIPD纳米纤维。采用2-溴丙酰溴与PIPD纳米纤维反应制备大分子引发剂,随后该大分子引发剂引发DMDAAC在PIPD纳米纤维表面的接枝聚合,使PIPD表面接枝PDDA。研究表明,经接枝修饰后,PIPD纳米纤维表面带正电(~40Mv),在水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该改性纳米纤维与Frens法制备的金纳米粒子进行自组装形成三维泡孔结构的PIPD/Au复合材料。含金量为40.5v%的PIPD/Au复合材料密度为1.056g/cm3,拉伸强度可达22.59MPa,具有轻质、耐热、孔隙率高、力学性能优异等特点。采用电导率测试仪及电磁屏蔽性能测试仪表征了PIPD/Au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的电性能,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导率,最高可达15890S·cm-1,接近金属铝的导电率。而且,分别经过热处理和压力处理后,材料的电导率进一步升高至18300S·cm-1和22240S·cm-1。与此同时,该复合材料具有极佳的电磁屏蔽性能,单层厚度为~20μm的复合材料屏蔽效能可达64.9dB,将四层PIPD/Au复合材料叠合后,屏蔽效能可达93dB,显示出极佳的电磁屏蔽效能。分析认为,电磁信号在PIPD/Au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的疏松多孔结构上进行了大量的多次折射与反射,电磁信号透过率大大减小,进而使该材料完成对电磁干扰信号的屏蔽。
其他文献
钯基纳米材料因对醇类氧化反应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而得到广泛研究。本论文采用不同的方法制备多种钯基复合材料,包括钯纳米粒子/石墨烯、铁钯合金/石墨烯及含钯多金属氧酸盐/石墨烯复合材料。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及拉曼光谱技术对所有复合材料的形貌及化学组成进行分析。此外,还通过循环伏安和计时电流测试考察复合材料对有机小分子的电催化氧化性质。实验结果表明通过电化学方
学位
搅拌棒吸附萃取(Stir Bar Sorptive Extraction,SBSE)是基于固相微萃取(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样品前处理技术,它继承了SPME具有的优点,同时比SP
低温微波辅助萃取技术(Low temperature microwave assisted extraction,LTMAE)结合了冷浸萃取技术和微波辅助萃取技术的特点,在低温下萃取减少了热敏性有效成分的氧化分解损失
聚对苯撑苯并双噁唑(PBO)纤维是具有高强度、高模量、高热稳定性、耐化学腐蚀性等众多优点的高性能纤维。然而PBO纤维表面惰性和在应力作用下微纤化的问题导致其界面性能差与
基于两种离子迁移的水系可充电电池不仅能丰富电池家族,而且更容易获得输出电压高于1.2 V的水系离子电池。本文利用共沉淀结合煅烧法,制备了NaTi_2(PO_4)_3/C(NTP/C)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拉曼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热重/差热技术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利用循环伏安、恒流充放电和交流阻抗技术,在三电极模式下,分别评价了NTP/C和LiMn_2O_4
学位
聚苯胺(PANI)作为三大导电聚合物之一,易于机械加工,物理和化学性质稳定,掺杂后具有和半导体相近的导电性;而纳米尺寸的金颗粒不仅化学活性高,而且具有独特的小尺寸效应,因此在有机染料的降解和还原等反应中表现出了很好的催化性能。近年来,金-聚苯胺(Au-PANI)纳米复合材料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作为一种新兴的功能材料,它具有二者的物理化学性质,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催化、生物传感器等各个领域。本论文对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