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沙门氏菌(Salmonella)是一种重要的肠道病原菌,能引起人、家畜等动物致病,对食品安全和公众健康造成的威胁日益严重,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氟喹诺酮类药物是治疗人和动物沙门氏菌感染的常规药物。在氟喹诺酮类抗生素选择压力下,沙门氏菌会对其产生抗性,抗生素作用靶位点突变和多重耐药泵过表达是主要的耐药机制。本研究采用药物浓度梯度递增法对沙门氏菌进行诱导,以探究在不同(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作用下,沙门氏菌耐药性的变化规律及耐药性产生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沙门氏菌ATCC 14028s经不同浓度的萘啶酮酸、环丙沙星、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及德拉沙星5种抗生素诱导后,均得到7代诱导菌株。第7代诱导菌对上述5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明显增强,为原始菌株的64倍。同时,菌株对阿米卡星、氨苄西林、磺胺异恶唑、氯霉素、四环素5类抗生素的耐药性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强,诱导过程产生协同耐药。(2)对诱导后的沙门氏菌gyrA基因中喹诺酮类决定区(Quinolone resistance determination region,QRDR)、gyrB、parC及parE进行序列分析,发现经萘啶酮酸诱导的菌株,从第五代起,gyrA基因上发生突变,并导致编码氨基酸发生变化,由天冬氨酸(Asp)变为天冬酰胺(Asn),即Asp87→Asn,其余gyrB、parC及parE基因均未发生突变。经环丙沙星诱导的菌株,从第四代起,gyrA基因虽发生突变,但未导致编码氨基酸发生变化,其余gyrB、parC及parE基因均未发生突变。经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及德拉沙星诱导后的菌株,gyrA、gyrB、parC及parE基因均未发生突变。萘啶酮酸、环丙沙星早期抗生素更容易引起沙门氏菌的突变。(3)对外排泵AcrAB-tolC的表达水平测定结果表明,经萘啶酮酸、环丙沙星、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及德拉沙星诱导后各代沙门氏菌AcrAB-tolC外排泵的表达量较原始菌株均有显著上升。对诱导后所有菌株的AcrAB-tolC外排泵基因中未发现任何突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