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老年人口众多,且属于“未富先老”形态,老龄化压力巨大。由于我国传统孝文化的影响,家庭养老一向是老人的首选模式,但因社会转型、家庭结构的变化等因素,家庭养老已然不能满足所需;而机构养老模式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子女养老压力,也因其存在过于封闭、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难以占据主流模式;在引进了国外社区照顾模式并结合我国实际之后,学者们提出了社区居家养老的新型养老模式,社区居家养老介于家庭养老与机构养老之间,既吸纳了二者的优势,又较好的规避了不足,成为我国养老工程的重要力量,但由于其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虽是趋势所向,也同样面临着养老主体单一、服务内容不完善、管理松懈等众多困境。日间照料中心是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主要形式,且大多由社会组织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来运营管理,本该更具专业性和规范性,在实践发展中却并不如人意。本文以F日间照料中心为例,通过文献研究与半结构访谈法对该机构制度设计及实际服务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发现该机构日间照料服务存在“名实不符”的实践问题,且名实的差距主要在于服务输出错位、未能满足老人需求,缺乏专业力量支持、机构内部环境“失控”等方面。文章以政策分析中分配、供给、传递、资金四方面的纬度、社会组织的内部环境、社工的专业力量三大层面对日间照料服务中“名实不符”的问题进行了多方位的成因分析,并根据此提出了促进社工参与政策实践、完善社会组织顶层设计、加大专业人才支持等对策建议,以期望能够缓解日间照料服务中出现的“名实不符”的问题,提升为老服务质量,进一步促进日间照料中心的健康发展,使其真正做到为社会减轻老龄化压力,同时也使社会大众逐渐认识、了解和接纳这种养老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