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小额贷款公司从2008年起步以来,发展迅速,与银行等机构错位经营,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大放异彩,起到了规范民间借贷行为、服务弱势群体和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作用,为支持地方中小微企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伴随着小额贷款公司的快速发展,资金来源复杂,投向盲目;业务管理混乱,经营风险蔓延;发展前景堪忧,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突出,许多小贷公司出现违规经营、风险不断累积,甚至关门歇业的现象,系统性风险已初现端倪,对金融市场和环境将带来很大影响。而小贷公司的监管还处于相对薄弱的状态,改善监管环境和提升监管水平,势在必行。由于小贷公司的监管工作面广量大,还存在定位不清晰、监管主体不明、监管内容不合理、法律不完善和监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使得小贷公司的监管成为一个难题。本文在梳理总结当前国内外关于小额贷款公司政府监管不同角度的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以S市小额贷款公司政府监管的实际情况为案本,以市场失灵理论、服务型政府理论、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等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和数据分析法等办法,分析了S市小额贷款公司目前行业情况、政府监管的实际操作流程和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借鉴国内先进地区先进经验、做法的基础上,探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S市小额贷款公司政府监管的有效对策。研究认为,首先要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对小额贷款公司监管的法律体系;其次要加强各监管部门协调配合,完善金融监管体系;第三要增强监管力量,提高政府整体监管水平;再次加大信息公开,充分发挥行业自律作用;最后要创新监管模式,探索互联网+小贷监管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