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中国20世纪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杨绛是文坛上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与声势壮大的“钱学”相比,人们喜欢称杨绛为“钱锺书夫人”,她独安于现当代文坛的边缘一隅,潜心于文学的研究、译介和创作,并在这些领域做出了不容忽视的贡献。其朴素的散文创作更为她赢得了众多喜爱,成为读者心中的百岁智者。钱锺书曾说中国诗“是文明人话,并且是谈话,不是讲演,像良心的声音又惊又细。”这是对外国人说的,是有感而发。事实上,中国的散文也是如此。一个作家为谁写作,决定了他创作的品味和格调、内容和形式。现代散文营造了一种与读者直接交流的谈话语境,产生了所谓的“谈话风散文”。这种散文文体的前提都是与读者作直接的交流。美国语言学家龙菲尔德说:“言语行为发生以前和以后的全部实际事项的过程,都决定于说话人和听话人的全部生活史。”这就是交流语境,它由一个约定俗成的东西,一个说话人和听话人共同达成的默契。作家与读者的交流方式是由作家的性格、情感、思想和文学观念决定的,不仅仅是一个形式问题。因此,本文希望通过探讨文本的谈话对象触摸到杨绛的内心情感世界,深入了解她与读者之间的交流默契。论文分为三章,第一章以迄今为止所有的杨绛散文文本为依据,界定杨绛散文的谈话对象,区别出杨绛散文谈话对象在不同时期的的变化。但这些细微变化下,杨绛始终以一个等待“回家”的智者形象平静的谈着朴素的话语。杨绛散文的谈话对象的选定是对中国现代散文传统的一种继承创新,使散文回到了本身,回到了情感,而不再是宏大叙事的载体。第二章探究杨绛散文在思想内涵与艺术审美等方面与读者的交流默契,从意象、语言、选材结构及哲学追求四个层面展出现杨绛特有的朴素美学风格。第三章通过杨绛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至今的文学人生,呈现了杨绛在当前乱象丛生的社会中,在一个落后于时代的位置,不惹眼,不闹腾,也不勉强自己,静静凝视着人心、等着“回家”的耄耋智者形象,从而剖析出杨绛及其散文创作背后所隐藏的文人传统与创作生命的关系,更为深层的挖掘出杨绛散文独特而绵长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