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从蒸汽机时代以来,科技水平日新月异的飞速进步;汽车作为现代文明的标志,更多的深入了普通个人家庭。中国自上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经济和人们生活水平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特别自新世纪开始和中国加入WTO后,中国的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全球化浪潮下,国际巨头纷纷涌入中国市场,此亦为中国国内的民族品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这对本来根基薄弱的中国国内的汽车制造业带来的冲击尤为深重;中国汽车制造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都要面对国际巨头的巨大竞争压力。中国汽车制造业如何在强手如林的汽车制造业中崛起,并占有一席之地,这一关键问题一直都萦绕在中国汽车工业的脑际。
马里,一个坐落在在世界最贫穷大洲的西非国家,由于其经济欠发达且是一个内陆国家,一直不为世界所注意。自从上世纪60年代独立以来,大小经历过几次动荡后,从80年代后开始稳定并在经济上取得了一定的发展。笔者出生于马里,有幸留学于中国。很早就对马里的经济运行有较浓厚的兴趣,并对马里的经济运行情况进行过多次实地的调研。在数次调查后,笔者发现马里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特别的现象:在马里国内,每年进口的二手小汽车的数量要远远的大于直接进口的新的小汽车数量。为了弄清此一现象的本质,笔者对马里的经济进运行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调研发现,马里经济还不够发达,人均收入不高,一般消费者没有能力购买欧美轿车;因而只能转而求其次,只能购买欧洲人用过的汽车。
针对上述一特殊情况,笔者对中国国内生产的经济型轿车做了调查和对比,并结合马里国内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分析;发现中国国产经济型轿车在马里销售的可能性和可操作性。因此,针对作者的提出这一结论,作者进一步的调查了在中国国内经济型轿车目前的市场状况,针对中国汽车业的特点作出对比,从而进一步制订出适合在马里国内汽车营销的战略。
在论文的最后,结合笔者在两国的调查的切身体会,得出了相关的结论,并随之根据本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了研究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