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强度传输方程的激光损伤应力检测技术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yan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各种高功率激光装置中,光学元件在激光的作用下容易由于各种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原因而产生表面损伤。在光学元件的初始损伤形成后,损伤点的尺寸将会在后续的激光作用下呈现线性增长的趋势,导致损伤点周围出现一定大小的应力分布,这种分布会对入射光的强度和波前相位同时产生调制作用,光束质量也因此受到严重影响,甚至会导致在下游光学元件中产生级联的次生损伤。因此及时探测到损伤点的形成并对其损伤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对提升激光装置的负载能力具有重大的意义。损伤点的形成过程中,光学元件材料在强激光作用下的出现的熔融现象以及后续的冷却过程中,都会导致损伤点周围一定的范围内形成并残留很强的局部应力,这将引起材料局部范围的折射率和偏振特性的改变,从而出现应力双折射效应(SBR),对通过该应力双折射引起的相位差进行测量可以准确评估损伤点的严重程度。  现有的传统光学玻璃应力主要就是光弹法和相位测量术。光弹法是测量透明材料应力分布的传统方法。数字全息成像和剪切干涉法等相位测量技术可以用于光学元件的应力定量检测,但其共同的缺点是只能适用于暗场检测光路,因此就无法避免等倾线位置强度为0引起的跃变现象,同时剪切干涉法相位测量成像光路结构复杂,难以满足快速检测的需要。针对现有的光学元件表面损伤应力检测手段的不足,本文围绕强度传输方程(TIE)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将TIE方法应用于损伤应力检测领域,取得了如下具有一定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1)将TIE方法应用于光学元件表面损伤应力测量,为光学元件的损伤应力情况评估提供了新的方法。且该方法相对于以往的光弹法、剪切相位成像技术等具有光路结构简单,测量结果准确直观并且可量化的优势。  2)在检测过程中,使用两种不同偏振方向的偏振光进行检测,消除了等倾线处强度为0的值的存在引起的计算结果中的相位跃变问题。使得计算结果呈现圆周对称分布,与实际情况更加吻合。  3)通过软件的数值模拟和对一系列不同参数下的激光表面损伤样品在显微镜下的实际测量两个方面进行了验证试验,试验结果和理论分析结果能够较好地吻合,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和优越性。
其他文献
疼痛是癌症患者一个常见的、严重的并发症。据WHO统计,全世界每年新发癌症患者约700万人,其中30~50%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尤其是晚期癌症患者,疼痛发生率在70%以上,其中30%的患
最近几年来,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甘肃省位于我国西部重镇获得了可喜的进步与发展,与此同时省公路网建设成绩喜人但建设过程中尤其是关于投融资问题方面问题频出,本文主要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快速路交织区是城市道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了大量的客、货运输任务。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以及快速路建设步伐的加快,对快速路交织区交通流和通行能力进行系统研究显得尤为
半刚性基层材料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其开裂是不可避免的。随着半刚性基层的开裂,裂缝尖端将会产生很大的应力集中,在行车荷载与温度荷载的作用下,裂缝逐渐扩展,直至贯穿整个面层,大大
学位
在原有线路基础设施不变的情况下,减小列车安全距离有助于提高线路的通过能力,因此,闭塞系统中列车安全距离的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取得较多的研究成果。基于此,本文对基于
路基作为轨道结构的基础,必须具有强度高、刚度大、稳定性和耐久性好,并能抵抗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拟提速的萧甬线其标准要满足时速140km/h~160km/h要求。随着列车速度和行车密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三维成像激光雷达技术迅猛发展,相对于二维图像,三维成像激光雷达在获得目标二维灰度图像的同时,也可以获得目标的三维图像,图像信息更加丰富,能够更加准确地
本文在消化吸收国际标准ISO11254-2的基础上,结合我们的实际条件,建立了一套标准的S-on-1激光损伤测试规范,为科学、客观、深入研究光学薄膜的重复频率激光损伤现象及其损伤机理
关联成像(Correlation imaging)即鬼成像,是最近几十年中发展迅速的一种新型成像技术,比较传统的成像技术,关联成像利用相关性重建图像,这种非局域成像方式有着高分辨率、抗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