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笔人物画可谓是中国绘画最为独特的形式之一,并伴随着社会结构的深层更迭和思想文化的不断进步而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演变。可以说从它的发端伊始就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体系,它所蕴含的价值光辉绝不仅仅是一种取形悦影的呈现形式而已,也不仅仅是呈堂饰壁的装饰品而已,它亦深蕴着中华民族伟大文明的润泽与熏染。形神之美是绘画艺术的价值核心,是绘画艺术视觉呈现的物质形态,他的动态演绎直接影响绘画审美的时代特征和审美好尚。本篇论文以工笔人物画形神之美的动态演绎为主线,从四个方面展开讨论:第一:通过对形神之美的美学渊源、哲学讨论和对“美”的观照中来讨论形神问题从哲学领域到美学领域的深刻演变。而这一命题至魏晋时期,表现为对于人物的形、神、气、韵、情、态的生活情调的深层关注,这种对于生命哲学的关照可以说是促使中国绘画领域文化自觉的里程碑。生命的阐发正是跳荡在中国画之中的不灭精魂。正是这种对于宇宙万物生命精神的契合,引导人们以自我生命的价值加入万物生命的洪流中去,从而感受微茫惨淡的生命意旨,进而关于形神问题的探讨才成为中国哲学和美学以生命看待宇宙万象,赜然纷呈、生生不已的动态运动的重要命题。第二:通过对顾恺之提出的人物画“传神写照”“以形写神”理论成因的分析和讨论,明确顾恺之首先将形神观的哲学讨论与生活化的玄学情调相结合,并继承发展应用于绘画理论的美学建构中,也为后来谢赫的六法论的总结铺垫了开创性的理论依据。在这一篇章里,笔者把顾恺之的形神观与谢赫的六法论揉合统一:形成以形写神的造型观;迁想妙得的创作观;气韵生动的品评观。通过这三个命题的研究和阐述进一步明确,形神之美是绘画艺术作品的灵魂,也是审美活动的主题产物,是绘画艺术的价值核心。第三:通过对传统工笔人物画形神之美的语言探微即笔线语言的性灵和色彩语言的静融为绘画语言的两大解题为研究的重点,强调绘画审美和表现过程中表达语言的客观性与主观性的游离与融合,在审美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以及在形神之美的介质:“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讨论中明确方向,绘画与宇宙人生的精神契合是绘画艺术高度完美的有效基因。画家与诗人一样在纵观大化的流连往返中流淌生命的巨川。第四:这一部分的阐释是建立在作品分析的基础上,以工笔人物画形神之美的审美流变为本章的重要论点,来讨论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在历史的格局中所刻画出的美的风范。如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了这一时代形神之美的审美取向——简约玄澹、飘逸灵动之顾恺之,秀骨清像、笔迹劲利之陆探微,钩戟利剑、绘画新变之张增繇等划时代的艺术家。中国工笔人物画发展到唐代,无论是在审美风格上还是整体气象上,都呈现出一种少有的雄强、博大、青春、健康、明朗而又不失深沉的时代特征。如六法该备、工于写真之阎立本,姿态横生、四面意会之吴道子、丽影丰姿、真态宛然之张萱,雍容华贵、妙相庄严之周防,这些冠绝于世的经典佳作为我们展现了自六朝至隋唐——形神之美的生动流变和演绎。本篇论文通过探查历史文化的片段,搜寻工笔人画深层的生生不息的内蕴之力,彰显时代所赋予的历史命题:工笔人物画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彰显着不同的历史命题和审美风范。而这种风范背后不仅仅是一种绘画语言的承续和丰富,更是在时代审美共同观照下的传统价值的重新梳理和认定,人文思想的深度思索。而在如此丰富多彩的现实社会中,绘画艺术的发展通过其内蕴的文化血脉悄然涌动,生发出更为深层的更迭和演绎,而作为变革的价值核心“形神之美”的演绎上体现的最为深刻,这也是本篇论文的命题所在。